赋雪(其一)

六花撩乱似飞蓬,落处宁分室与宫。

墨突不黔非减爨,秦乌变白罢盘风。

华颠欺我三千丈,劲气输他十八公。

待得烛龙衔耀至,冰消云卷静归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赋雪(其一)》由宋代诗人李正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象及其带来的深邃意境。

首句“六花撩乱似飞蓬”,以“六花”点明雪花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雪花飘洒时的轻盈与纷乱,如同随风飞舞的蓬草,生动展现了雪花在空中翻飞的动态美。

“落处宁分室与宫”一句,诗人将雪花的飘落视作无差别地覆盖一切,无论是室内的温暖还是宫殿的庄严,都被雪花所覆盖,表现出雪花的普遍性和无所不至的特性。

“墨突不黔非减爨,秦乌变白罢盘风”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句以“墨突不黔”比喻炉火未熄,后句以“秦乌变白”象征乌鸦羽毛变为白色,通过这些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了环境的改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感和观察。

“华颠欺我三千丈,劲气输他十八公”两句,诗人将自己与自然界中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华颠”自喻,表示自己年事已高,而“三千丈”则夸张地形容雪花覆盖的广度,表现出雪花的壮观。同时,“劲气输他十八公”则是对雪花力量的赞美,十八公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树木或生物,这里用来形容雪花的强劲与坚韧。

最后,“待得烛龙衔耀至,冰消云卷静归空”两句,诗人想象在烛龙(传说中能吐火的神兽)带来光明之后,冰冻的世界逐渐融化,云朵散去,回归宁静的天空。这一场景既是对自然循环的描绘,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时间、生命以及自然界变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1)

李正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雪(其二)

深巷高眠路不通,谁知车骑谒王宫。

威凌布被秋宵雨,色比麻衣曹国风。

乱击雁陂思李将,闲披鹤氅忆王公。

凄凉惟有诗人苦,忍冻孤吟四壁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赵表之大监对雪(其一)

韬霞掩日冷云同,恍惚身游银色宫。

善巧作花轻堕砌,强名解舞漫随风。

四郊普覆沾丰泽,万室平分荷至公。

兴减有时无著相,观空是色色还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赵表之大监对雪(其二)

瑶花飞舞下洪濛,冷落茶烟古佛宫。

剪水装花俱是幻,开帘入隙总因风。

门无行迹知袁令,坐拥重裘属卫公。

遥想净名禅榻上,蒙头端坐万缘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赋(其一)

寒威逗晓入帘栊,乱雨天花帝释宫。

皓皓易污休拥彗,纷纷何似祗从风。

能文谁复延枚叟,乘兴真宜访戴公。

老去映书无眼力,夜阑惟喜月当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