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退之少苦贫,干禄颇浮躁。

长安三献书,时宰终不报。

饥寒日哀鸣,踰壮已瞆眊。

向非董张徒,宦辙谁与导。

少年屡摧抑,大器天所造。

苟不涉患难,尤足长雄骜。

嗟余樗散材,时迈未闻道。

虽云寡知己,敢忘固穷操。

徇利多乞墦,贾名争媚灶。

薄俗谅如斯,何事伤怀抱。

形式: 古风 押[号]韵

鉴赏

这首诗《有感》由元末明初诗人高逊志创作,通过对比韩愈(字退之)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社会风气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退之少苦贫,干禄颇浮躁”,点出韩愈年轻时因贫穷而急于求官,表现了他性格中的急功近利。接着,“长安三献书,时宰终不报”描述了韩愈多次向朝廷呈送奏章,但最终没有得到回应,暗示了当时官场的冷酷和不公。

“饥寒日哀鸣,踰壮已瞆眊”两句,描绘了韩愈在贫困中挣扎,年老后视力衰退,生活困顿的形象。接下来,“向非董张徒,宦辙谁与导”提到如果没有董仲舒和张良这样的贤臣引导,韩愈在仕途上可能会迷失方向。

“少年屡摧抑,大器天所造”表明韩愈年轻时遭遇挫折,但他的才能是天赐的,不会被轻易埋没。“苟不涉患难,尤足长雄骜”则指出,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过困难和挫折,他的傲气和野心可能会更加强烈。

“嗟余樗散材,时迈未闻道”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平庸、未能在时代洪流中找到正确道路的感慨。“虽云寡知己,敢忘固穷操”说明尽管身边缺少知音,但诗人仍坚守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徇利多乞墦,贾名争媚灶”讽刺了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他们如同乞食于坟墓旁,或是巴结权贵以谋取私利。“薄俗谅如斯,何事伤怀抱”最后,诗人感叹于世风日下,认为这种现象令人悲伤,却也无可奈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韩愈人生经历的借鉴,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既有对才华横溢者的赞美,也有对趋炎附势者的讽刺,展现了诗人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强烈的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9)

高逊志(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一)

违世甘濩落,抚已徒忧勤。

既通金闺籍,方思策奇勋。

胡为竟杀融,复与沮溺群。

念往每惩咎,纵学求多闻。

朝饮西涧水,暮宿东山云。

境静息疲薾,心清遗垢氛。

森然富藻思,载道非空文。

尚赖特立操,千载扬清芬。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二)

积雨满污渎,蛭螾聊自藏。

盲飙振修薄,篦簬依崇冈。

动植各生遂,伊人独何伤。

谪居穷田野,与世殊相忘。

缅怀昔忧患,发短心日长。

所愿免饥渴,孰敢谋膏粱。

户庭罕游迹,琅然诵文章。

欢来意自得,遐想超黄唐。

从此遂閒逸,投老终徜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三)

鳣鲸击洪涛,一跃龙门登。

惊风落潮汐,失势投冈陵。

鬐鬣日已槁,穷涸何由兴。

翻为猵獭笑,敢望馀波腾。

畸人感物理,冥思多所徵。

云翔避矰弋,渊潜避笱罾。

胡为徇世务,轗轲常兢兢。

勖哉保素履,勿贻人所憎。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以杜少陵文章憎命达之句析而为韵赋此(其四)

荆璞不善藏,轻售与时竞。

虽无泣玉耻,弃捐掩光莹。

伊余昧先几,妄往成蹭蹬。

贪得违素心,徇名忘积行。

通籍曾几时,三年绝朝请。

久暌徒侣欢,转失乡党敬。

剥丧匪偶然,且委时与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