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风疏雨细鸟声阑。花信频催到牡丹。

几回斜倚玉栏杆。怯衣单。不分春阴如许寒。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鉴赏

这首《忆王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先,“风疏雨细鸟声阑”,开篇即以轻柔的春风、细密的春雨和鸟鸣声渲染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春日画面。疏疏的风,细细的雨,仿佛是大自然最温柔的低语,而鸟儿的啼鸣则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接着,“花信频催到牡丹”,春意渐浓,花信频繁,终于迎来了牡丹的盛开。牡丹作为春天的象征,其盛开不仅标志着春天的繁华,也预示着美好与富贵的到来。这一句通过“频催”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春天对牡丹的呼唤,以及牡丹在春光中绽放的急切与美丽。

“几回斜倚玉栏杆。怯衣单。”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春日里倚靠玉栏杆的场景。倚靠的动作,既体现了人物的闲适与慵懒,也暗示了对美好春景的留恋。而“怯衣单”则透露出一丝春寒料峭的凉意,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温暖的春天里,也需小心保暖,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尊重。

最后,“不分春阴如许寒。”这句话是对前文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尽管春日阳光明媚,但偶尔的阴云和寒意仍能让人感到一丝凉意。这句话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天气变化,更寓意了人生的无常与复杂,即使在美好的时刻,也可能伴随着一些难以预料的挑战或冷暖交替的感受。

整体而言,《忆王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多变,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微妙情感体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也有对生活复杂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钱令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闲扃绣户。静听潇潇雨。料得杏花红渐吐。

已过清明时序。铜壶忽转三更。银缸一点还明。

惊破闺中残梦,无端勾起离情。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临江仙.秋初即事

待扫蘼芜开菊径,雨馀天气愔愔。

花窗小立自沉吟。隔栏拈倦蝶,轻粉浣兰襟。

扣砌芳魂娇妒梦,十分寒透春心。

西风无力上花簪。飘飖惊坠叶,秋思渺难寻。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芭蕉雨.秋雨

帘捲一天霁色,喜连宵风雨,收今夕。

一霎晚云如墨,无端带暝连阴,作成深黑。

点个灯儿闷绝,细把闲愁忆。忆多时、忘却窗前滴。

重倾耳、陡惊心,又是惨惨凄凄,萧萧飒飒。

形式: 词牌: 芭蕉雨

凤凰台上忆吹箫.赠徐玉真校书

翠袖轻翻,单衫软衬,依依小立人前。

爱绣鞋纤窄,半露裙边。

为问来因底事,羞无语、一笑嫣然。

防侬妒,自除粉黛,不整花钿。芳年。

自嗟命薄,纵历遍欢场,飘泊谁怜。

只练成仙骨,才了尘缘。

看取西风黄叶,凋零易、几个能全。

何似那、知时暮鸦,绕树回旋。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