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郎中挽诗(其二)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兄。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挽诗第二首,表达了对李郎中的深深哀悼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扬。诗中提到李郎中深得民众爱戴,如同江东父老的信赖,他以实际行动拯救病弱的州郡,给予百姓新生。在危难之际,他不顾个人安危,以身作则。最后,诗人借浔阳江上的明月,象征李郎中公正无私的精神,即使在夜晚也能照亮人们的心灵,他的谏言犹如明月般明亮。整首诗情感真挚,赞美了李郎中的仁政和无私精神。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李郎中挽诗(其一)

太息金泉守,西归空好音。

孳孳求友意,恳恳爱君心。

谋道身多阨,忧时力不任。

怀人今永已,为世一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李顺庆挽诗

蜜绍方闻学,亲承太史传。

才资元近厚,辈行最推贤。

七任二千石,分符三十年。

天廷无一迹,归伴壑龙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李德迈挽诗

鸣嘤出谷邈难亲,断雁辞行不可群。

论事期期钳在口,逢人额额齿穿龈。

乾坤许阔犹有碍,风雨满前如不闻。

肠断天津邵夫子,东篱掩泪立孤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李德秀致政以其生日前一日约士友至长庆院访梅花山茶因以为寿

流年苦被雪霜催,惟有山中自四时。

寒色慭花妆岁晚,晓阴挟雾放春迟。

似嫌俗客不同调,留与高人共胜期。

但愿多书冲祐考,与君长伴岁寒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