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淮南别业号石田山房指韵求诗仍依次用

窈曲愚公谷,萦旋戴氏池。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

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

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

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

山房空蕙帐,猿鸟望归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马伯庸在淮南别业——石田山房的生活与环境,充满了自然之美和隐逸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愚公谷的蜿蜒曲折与戴氏池的萦回相映,寓含着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暗示了诗人曾有过仕途的经历,但如今选择远离尘嚣,投身于田园之中。"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描绘出丰收的景象和山岩间花朵的生机,展现出农耕与自然的和谐。

"地因人愈胜,心共景相宜",表达了人与环境的相互提升,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户昼孙常闭,园春董不窥",进一步突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自然的深深沉浸。

"纷华忘世变,衷素付天知",诗人超脱世俗,将繁华抛诸脑后,只愿内心纯净,与天地同在。"暗筱藏仙客,乔林叫窃脂",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山林中的神秘与活力。

"淮流纡大带,楚岫作修眉",以河流和山峦比喻淮南的地理风貌,富有诗意。最后两句,"辋水堪摩诘,樊川称牧之",将石田山房与唐代诗人王维(摩诘)和杜牧(樊川)的名所相提并论,赞美其艺术价值。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为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以及对个人心境的深度剖析。

收录诗词(736)

宋褧(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 字:显夫
  •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 生卒年:1294-1346

相关古诗词

太学生刘君定挽诗二首(其一)

岁暮当风雪,乔松偃涧阿。

丰仪思蕴藉,文采失中和。

前日阳春曲,今朝薤露歌。

天高鬼神恶,此世定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太学生刘君定挽诗二首(其二)

蔡子乘虬去,陈生跨鹤征。

人方怜二妙,天遂夺三英。

稚弟攀輀哭,群公执绋行。

庭闱四千里,悲动浙江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汉阳拱北楼

世祖开寰宇,遐邦寝甲兵。

贤王违旷僻,中国慕升平。

凤诏疏恩□,□□锡命荣。

白茅分赤土,文组耀华缨。

北极群星拱,东溟众水倾。

五朝嘉笃懿,百代述忠贞。

戎幕招僚佐,书帏下友生。

尧仁天广大,汉道日昭明。

德重心逾小,功深宠不轻。

朱轩临巨镇,画戟照高闳。

执玉云霄近,吟诗江汉清。

苍穹秋摩鹄,碧海夜翻鲸。

竹帛垂丕绩,衣冠播盛名。

长歌有馀兴,谁识曳裾情。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卢疏斋赵平远小像

盛德不孤立,钜邦尊二贤。

卢翁官察访,赵使职旬宣。

契分元偕白,襟期甫暨虔。

柏森松竞秀,圭莹璧相联。

高谊云霄外,清标几杖边。

句枝时络绎,杯算日缠绵。

宵候丹砂灶,秋鸣绿绮弦。

岳跻同谢屐,湘泛共膺船。

酿酒矜方妙,裁衣斗品全。

敖嬉驱騕袅,笑咏抚婵娟。

密迩通家好,留连对榻眠。

闭关常习静,挥麈或谈玄。

閒矣山中相,翛然地上仙。

仪刑人倏逝,丰度世争怜。

肖貌开光霁,垂名著简编。

精神栖落月,思致薄凌烟。

岂直江潭重,应齐宇宙传。

长沙多胜境,并祀待他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