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殿

君不见汉人制作礼殿存,法度严广分卑尊。

祇今年数不可考,列画古帝丹青昏。

晋人遗书刻柱边,字划刓决骨气全。

衣冠真不异阙里,事业直笑铭燕然。

锵锵似有环佩声,七十二子罗簪缨。

闭藏浊世如有待,开眼今日观文明。

陈仓石鼓归辟雍,大成门阀何穹崇。

安得貌取礼殿制,太学西有宣尼宫。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礼殿》由宋代诗人宋京所作,通过对古代礼制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敬仰和向往。

诗中首先提到“汉人制作礼殿存”,赞颂了汉代在礼制建设上的成就,强调了礼殿在法度上的严谨与区分等级的重要性。接着,“祇今年数不可考,列画古帝丹青昏”两句,表达了对古代帝王形象在壁画上逐渐模糊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晋人的遗书被刻于柱边,字迹虽经岁月侵蚀,但“字划刓决骨气全”,显示出晋人书法艺术的高超与坚韧。诗人将晋人的遗书与儒家经典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精神内涵上并无二致,都体现了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

“衣冠真不异阙里,事业直笑铭燕然”两句,以“阙里”(孔子的故乡)和“燕然”(古代功勋碑)为喻,强调了儒家思想与功业记载在精神层面的相通之处,即无论是在教育还是在功勋表彰上,都体现了对道德与成就的重视。

接下来,“锵锵似有环佩声,七十二子罗簪缨”描绘了一幅庄重而充满仪式感的画面,仿佛能听到孔子及其弟子们在讨论学问时的对话声,以及他们佩戴着象征身份的饰品,彰显出儒家学者的风范。

“闭藏浊世如有待,开眼今日观文明”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明的怀念与对当下文明的期待,认为在混乱的时代中,古代的智慧与礼仪如同宝藏一般等待着被发现与传承。

最后,“陈仓石鼓归辟雍,大成门阀何穹崇”两句,通过陈仓石鼓与大成门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古代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希望能够在太学西边建立一座宣尼宫,以纪念孔子,体现对儒家文化的尊崇与传承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礼制的赞美与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对文明传承的热切期盼。

收录诗词(22)

宋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室

君不见西汉文翁为蜀守,蜀学不居齐鲁后。

诸生竞欲保翁名,石室镌磨贵难朽。

东汉高公又几时,为作石室还如兹。

至今二室坚且久,文公高公名不衰。

世间可传唯铁石,石终可泐铁终蚀。

古人好事留其名,石室存亡竟何益。

汉水沉碑知在不,叔子名存空岘首。

安得眼看石室销,要知二子名终有。

形式: 古风

玉局

君不见青阳老人飞下天,口宣至道朝群仙。

地中神人捧玉局,异事秘怪于今传。

龟城坤隅地有穴,俗说西与岷山连。

嵯峨古观森伟像,老柏惨澹含风烟。

令威已去城郭在,人物自改名依然。

亳州宫庭焕星斗,真皇行幸祥符年。

所托得地近京邑,此独隐晦遐方偏。

安得老人洗此心,还我澹泊同古先。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严真

君不得庄遵卖卜成都市,市中仙隐无人值。

百钱度日复何求,犹有沉真见文字。

不因问着牛女星,下士安能知姓名。

云中鸡犬拔家去,旧宅寂寞秋芜平。

榰机石在年年长,药鼎空留闭黄壤。

前时发掘篆籀新,明水神丹光滉瀁。

金雁桥边台观存,神仙遗事渺难论。

安从师先生为我卜,俗骨庶可遗天阍。

形式: 古风

琴台

君不见成都郭西有琴台,长卿遗迹埋黄埃。

千年乃为狐兔窟,化作佛庙空崔嵬。

黄须老人犹记得,昔时荒破樵苏入。

锄犁畏浅牛脚匀,古瓮耕开数逾十。

乃知昔人用意深,瓮下取声元为琴。

人琴不见瓮已掘,唯有鸟雀来悲吟。

一朝风流随手尽,况复千年何所讯。

安得雄辞吊汝魂,寂寞秋芜耿寒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