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凝神庵

抛却林泉趣,卓庵临近村。

两窗吞日月,一室养乾坤。

菊露秋篱重,松风午枕喧。

蒲团数胎息,不肯学傍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凝神庵中的生活状态,充满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首联“抛却林泉趣,卓庵临近村”,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舍弃了山林间的闲适生活,选择在靠近村落的地方建立庵堂,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颔联“两窗吞日月,一室养乾坤”,进一步描绘了庵堂内的景象。两扇窗户仿佛能吞纳天地的日月之光,而庵内的一室则包容了宇宙的浩瀚,形象地表达了庵中环境的清幽与主人胸怀的广阔。

颈联“菊露秋篱重,松风午枕喧”,通过秋天篱笆上的菊花露珠和午间松林的风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尾联“蒲团数胎息,不肯学傍门”,以“蒲团”象征坐禅修行,通过“数胎息”(数呼吸)这一禅修方式,展现了主人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决心。最后一句“不肯学傍门”则表明了他不愿随波逐流,坚持独立思考与修行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堂内外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

王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灵鹫兴圣寺

山从西域来,寺自东南有。

林泉既奇秀,岩穴更深黝。

世僧奋空弮,经始不已久。

俄然幻杰阁,丹碧照林薮。

相辉灵隐前,更胜天竺后。

理公坐崖屋,千岁骨已朽。

坡翁昔曾游,遗句今在否。

洞猿不待呼,清昼时一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杨柳

雨重垂杨绿未乾,一渠流碧弄潺潺。

暝鸦过尽东风恶,独倚衡门看远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清明日游鹤林寺(其一)

蒿目黄尘扰扰间,出门偶到鹤林山。

仙花僧竹俱陈迹,白日青天祇自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清明日游鹤林寺(其二)

竹院闲来春正迟,箨龙犹自有孙枝。

野夫岂识寻芳意,为爱光风面面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