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词人吴绮的《菩萨蛮·其二》以江都(今扬州)的历史变迁为背景,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不再的感慨。开皇是隋文帝杨坚的年号,这里暗指隋代盛世。词中描绘了江都往昔的安宁景象——牛羊悠闲地躺在雷塘草地上,然而伍员(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后投奔吴国)吹箫的场景,暗示了时过境迁,曾经的繁荣已成历史。
“霜痕断板桥”一句,通过描绘板桥上的霜痕,进一步渲染了凄凉与荒芜,仿佛连桥梁都见证了岁月的沧桑。接下来的“田家无幸舍,踟躇秋捧下”,写农民在秋天收获的季节里,面对萧瑟景象,内心充满无奈与迷茫,不知所措。
最后两句“服食学淮南,水精何用盐”则借淮南王刘安的典故,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淮南王曾追求长生不老之术,而词人在这里反问,如果生活已经如此艰难,那些求仙问道的奢华行为又有何意义?水精(宝石)本非日常所需,盐才是生活的必需品,这句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朴素认知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吴绮词作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