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国回使歌

江东先生远扣门,口诵暹国回使歌。

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

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

暹人云是赤眉种,自昔奔窜来海阿。

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

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

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

彤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

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

遥授将军领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

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

金鸡啁哳火龙出,三山宫阙高嵯峨。

番阳驿吏亲为说,今年回使重经过。

先生作歌既有以,却念黎獠频惊叱。

田横乘传嗟已矣,徐市求仙胡尔詑。

岂如暹国效忠义,勋名万世同不磨。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王东的《暹国回使歌》,描绘了元朝时期与暹国(今泰国)的外交关系,以及使节往返的盛况。诗中充满了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暹国忠诚与义举的赞美。

首句“江东先生远扣门”,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行动,暗示了他对暹国使节的敬仰与关注。接下来,“口诵暹国回使歌”则直接引入了主题,通过描述使节的歌声,展现了他们对元朝的忠诚与敬意。

“高秋夜静客不寐,歌词激烈声滂沱”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夜晚的宁静与使节歌声的激昂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使节们对国家的深情厚谊。接着,诗人通过“东南岛夷三百六,大者只数暹与倭”两句,概述了东南亚地区的地理格局,强调了暹国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先皇在位历五载,风清孤屿无扬波”描绘了元朝时期的和平景象,暗示了暹国使节来访时的友好氛围。“方今圣世沾德化,继进壤贡朝鸾和”则进一步强调了元朝对暹国的恩泽与接纳,以及两国之间的和谐关系。

“紫金为泥写凤表,灵龟神象悬鸣珂”两句,通过具体的物品描写,展现了元朝对暹国使节的礼遇之隆重。“彤庭怀远何所赐,黄骊白骆兼青騧”则进一步说明了元朝对暹国的慷慨赠予,体现了两国间的深厚友谊。

“卉裳使者钱唐客,能以朔易通南讹”两句,赞扬了暹国使节的智慧与沟通能力,以及他们对元朝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遥授将军领州牧,拜舞两颊生微涡”则描绘了暹国使节受到元朝封赏的情景,表现了两国间政治层面的合作与互信。

最后,“楼船归指西洋路,向火夜夜瞻星河”两句,通过使节归途的想象,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金鸡啁哳火龙出,三山宫阙高嵯峨”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元朝皇宫的壮丽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两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联系。

“番阳驿吏亲为说,今年回使重经过”两句,点明了诗人为此作歌的背景,即对暹国使节再次来访的期待与喜悦。“先生作歌既有以,却念黎獠频惊叱”则表达了诗人对暹国使节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赏,以及对黎獠(泛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担忧。

“田横乘传嗟已矣,徐市求仙胡尔詑”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暹国使节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肯定。“岂如暹国效忠义,勋名万世同不磨”则是全诗的总结,高度赞扬了暹国使节的忠诚与义举,预示着他们的功绩将被永远铭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背景、生动的场景描绘、深刻的寓意表达,展现了元朝与暹国之间深厚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7)

王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云临川人

  • 字:尚志
  • 籍贯:庐陵

相关古诗词

天马歌

天子仁圣万国归,天马来自西海西。

元云披身玉两蹄,高踰六尺修倍之。

七度海洋身若飞,海左海右雷霆随。

天子晓御慈仁殿,天风忽来天马见。

龙首凤臆目如电,不用汉兵三十万,有德有归四海羡。

天马来,庶政平。

天子仁圣万国清,臣愿作歌万国听。

形式: 乐府曲辞

德风歌寄题张使君新亭

春风徘徊入中亭,太守挥弦政事厅。

春风融融布德泽,太守能行君子德。

君子德,比春风。

春风年年长崇兰,众草偃地青茸茸。

太平天子治四海,凤凰览辉下九阂。

为君歌德风,曲尽情未终。

有虞当年咏南薰,千秋万岁称圣君。

形式: 乐府曲辞

拾麦吟

大麦黄,将上场,田家鏺麦村村忙。

丈人荷担来何乡,儿牵妪衣妇挈囊。

汗流赤日如暴尪,终朝拾穗不盈筐,但求糠秕充饥肠。

身不及,青楼娼,风日不别惟膏粱。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古意

天河溶潏浮鸳鸯,彩云盘飞戏凤凰。

不学朱槛雕笼鹦鹉锁白日,不学江花碧草翠羽栖炎方。

东家女儿西家郎,听歌一曲且停觞。

玉颜朝好暮丑恶,海枯石烂愁人肠。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