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山家闺怨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张正见所作,通过对王孙春游的描绘,以及对云鬓愁绪、离鸿与秋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深沉的离愁别绪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
首句“王孙春好游”,点明了主人公王孙在春日里喜爱出游的情景,春光正好,游兴盎然。然而,接下来的“云鬓不胜愁”一句,却将画面转向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暗示着她内心的忧愁无法承受,与王孙的游兴形成鲜明对比。
“离鸿暂罢曲,别路已经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转折。离鸿,即离别的鸿雁,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这里以“离鸿暂罢曲”描绘了女子因离别而暂时停止了演奏音乐,表现了她内心的哀愁。而“别路已经秋”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了离别的季节已至,加深了离愁的氛围。
“山中桂花晚,勿为俗为留。”最后两句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山中的桂花虽晚,但依然美丽,似乎在劝慰女子不要因为世俗的束缚而停留,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暗含了对女子内心挣扎与选择的关怀,鼓励她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体而言,《山家闺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观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离愁别绪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