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煮茶(其二)

四月穿绵五月裘,由来片月喘吴牛。

那应别有清凉界,七碗乘风到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斋居煮茶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句“四月穿绵五月裘”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山中气候多变的特点,四月还穿着棉衣,五月却需要裘衣,暗示了山中早晚温差大,四季更迭迅速。这种反常的气候,仿佛在说,山中自有其独特的自然法则。

“由来片月喘吴牛”一句,运用了典故和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比作喘息的吴牛,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山间,如同给山中的牛群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喘吴牛”既是对月光效果的生动描绘,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接下来,“那应别有清凉界,七碗乘风到上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说,在这山中煮茶的清净之地,仿佛有一个清凉的世界存在,只有通过品茶、乘风而上,才能领略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清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茶道的热爱,更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寓意着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融合,达到心灵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煮茶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和谐统一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制观梅服(其一)

吴丝清迥玉生光,裁作观梅世外装。

粗拙未妨田舍气,独防薰着麝芸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制观梅服(其二)

从来喘月度年华,六月羊裘上钓槎。

独此不须多送暖,欲令清冷象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制观梅服(其三)

纷纷车马折花来,此俗吾乡自有梅。

不是野人新制服,年年清福为谁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立春日郊行偶成

霏霏烟雨泛平田,万壑空濛在眼前。

水碧山青浑不断,风光今日是新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