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徐勃的《送康元龙之灵武二首(其二)》描绘了送别友人康元龙前往灵武的场景。诗中以黄河、黑山和明月为背景,渲染出边塞的苍茫与辽阔。"羌笛横吹汉月明"一句,通过羌笛声在明亮的月光下回荡,传达出离别的哀婉与边关的寂寥。
接下来的两句"漠北烽烟三里塞,陇西鼙鼓十年兵",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痕迹,烽火连天与持续不断的战鼓声,揭示了边疆的动荡不安和士兵们的艰辛生活。"燕鸿度塞寒无影,胡马行沙暗有声",运用燕鸿和胡马的形象,寓言友人此行的艰难与孤独,即使寒冷的气候和暗夜的沙尘也无法掩盖他们的行踪。
最后两句"后夜思君劳远梦,朔风吹过白登城",表达了诗人对康元龙的深深思念,想象他在远方的夜晚,自己只能在梦中相会,而那凛冽的朔风似乎也带来了对白登城的遥远记忆,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既展示了边塞风光,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对战争的忧虑,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