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玘所作,名为《涿州张太守四异诗》。诗中以涿州张太守为对象,通过描述其忧民爱民的品质,以及在治理地方时所展现出的不同寻常的能力,表达了对张太守的高度赞扬。
首句“列郡忧民独数君”,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了张太守在众多官员中以其忧国忧民之心独树一帜。接着,“暗疑黄霸是前身”一句,将张太守与历史上著名的清官黄霸相提并论,暗示其治绩卓著,堪比古人。
“但逢六月雨连日,闻说他州蝗扑人”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涿州在张太守治理下,六月雨水丰沛,不仅没有带来灾害,反而有助于农作物生长,而其他州却因蝗虫肆虐而遭受损失。这不仅体现了张太守的智慧和能力,也展现了他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怪得今年禾作色,莫言此地雪无神”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涿州在张太守治理下的良好景象。通过“怪得”和“莫言”的转折,诗人巧妙地赞美了涿州的丰收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张太守如同守护神一般,保佑着这片土地。
最后,“涿中怨杀闽中子,赢尔明明一寇恂”两句,运用典故,将张太守与古代名臣寇恂相比较,表达了对张太守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的极高评价。同时,通过“怨杀”和“明明”等词语,生动地刻画了张太守在民众心中的形象,以及其治理效果之显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涿州张太守的描绘,展现了其作为一位优秀官员的风采,以及其在治理地方、关心民生方面的卓越表现。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历史典故,使得赞誉之情更加饱满,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