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诩为博罗张知县叔昭在卸任后返回仙游所作的赠别之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张知县政绩与品德的高度赞赏,也蕴含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识荆初忆聚贤关”,以“识荆”比喻初次相识,引出对聚贤关的回忆,暗示两人友情深厚。接着“屈指莺花二十残”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春去秋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张知县任期即将结束的惋惜。
“治邑有才还制锦”赞扬张知县在治理地方上的才能,以及他能够将治理成果比作精美的织锦,形象地展现了其政绩卓著。“干时无路耻弹冠”则赞美张知县在官场中不随波逐流,即使面临仕途不顺也不屑于自贬身份,表现了他的清高品格。
“仙游俗古人多朴,拱秀楼高世少攀”两句,一方面描绘了仙游地区的淳朴民风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张知县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希望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孝女百年如一日,宗门合作郑门看”以孝女的故事作为比喻,赞扬张知县如同孝女一般,无论何时都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准则和家庭责任,同时预祝他在新的生活中,如同郑门一样,得到家族的支持与合作,生活幸福美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知县个人品质、政绩以及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深切关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