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所作的《送伯氏秋潭谋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
首联“朝吴暮楚几时休,未必江湖有白鸥。”以“朝吴暮楚”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未必江湖有白鸥”则暗示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又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颔联“万事莫如归去好,一椽当为老来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回归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为晚年生活早做打算的智慧。这里“一椽”既指简陋的住所,也象征着简朴而真实的生活态度。
颈联“春天吟思行花径,夜月琴声坐竹楼。”描绘了一幅春日漫步花间,夜晚于竹楼弹琴赏月的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
尾联“但得馀龄无俯仰,曾公食粥亦风流。”以曾公食粥的典故,表达了即使生活简朴,也能保持高雅风度和内心的满足。最后“但得馀龄无俯仰”一句,寄托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许,希望能在余生中保持独立自主,不为外物所拘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