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道中

吾道非邪来旷野,江涛如此去何之。

起随乌鹊初翻后,宿及牛羊欲下时。

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

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我追寻的道是否偏离,在这空旷野外江涛奔流不知所终。
跟随乌鹊振翅翻飞之后,夜晚降临牛羊归栏之际。
风力逐渐增强,推动着船帆更有力,桨声中常常夹杂着大雁的哀鸣。
傍晚时分,我又驶向淮河之路,红树青山构成一幅诗意的画面。

注释

吾道:我追求的道路。
非邪:不是错误的。
旷野:空旷的野外。
江涛:江上的波涛。
去何之:流向何处。
起随:跟随。
乌鹊:乌鸦和喜鹊。
翻后:振翅飞翔之后。
宿及:到达并停留。
牛羊欲下时:牛羊准备归栏的时候。
风力:风的力量。
帆力健:船帆更加有力。
橹声:划桨的声音。
雁声悲:大雁哀鸣的声音。
晚来:傍晚。
入淮南路:进入淮河之路。
红树:红色的树木。
青山:青翠的山峦。
合有诗:似乎应该有诗篇描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望江道中》,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旷野间行走,面对江涛奔流的景象。首句“吾道非邪来旷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道路选择的坚定,即使身处荒野也不改初衷。次句“江涛如此去何之”,则借江水的汹涌,暗示人生的未知与旅途的艰险。

第三句“起随乌鹊初翻后”,通过乌鹊翻飞的形象,寓言自己如鸟儿般追寻方向,不畏艰难。第四句“宿及牛羊欲下时”,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暗示时间的推移和旅途的漫长。

第五、六句“风力渐添帆力健,橹声常杂雁声悲”,通过风帆和雁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风力增强象征着前行的动力,而雁声的悲凉则可能寓示着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最后一句“晚来又入淮南路,红树青山合有诗”,傍晚时分,诗人行至淮南路,沿途的红树青山触发了他的诗兴,暗示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江涛、乌鹊、牛羊、风帆、雁声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梅天

稻陇移初遍,梅天涩未晴。

轻阴昏茗色,馀润咽琴声。

时傍菱塘立,还寻沙径行。

杜门终此世,更誓未来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梅仙坞小隐

绿树阴阴小岭西,一翁二子自扶携。

雨前芳嫩初浮碗,腊脚清醇旋拆泥。

本欲省缘行买饼,未能去杀尚烹鸡。

弄桡莫便寻归路,湖静无风日未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梅仙坞花泾观桃李

妖妍天遣占年华,叹息人间有许花。

十里织成无罅锦,半天留得未残霞。

欲题直恐无才称,不见何由信客誇。

醉后又惊春事晚,湖堤烟柳已藏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梅市

梅市柯山小系船,开篷惊起醉中眠。

桥横风柳荒寒外,月堕烟钟缥渺边。

客思况经孤驿路,诗情又入早秋天。

如今老病知何恨,判断江山六十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