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

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

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

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

仆走向前道,数日未晨炊。

枵腹相待久,主来适其时。

主来何所有,看囊竟如斯。

向内室人谪,稚子怨朝饥。

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

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

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

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

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

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

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忙碌公务之余,回家面对家庭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挑战。诗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从期待与喜悦到忧虑与挫败的过程,反映了古代官员在社会与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

首句“经年苦行役,遑其顾所私”,表达了主人公长时间在外奔波,无法顾及个人私事的辛劳。接着,“予假得三日,喜几不自持”描述了他终于得到短暂休息时的喜悦之情,几乎难以自制。

然而,当主人公踏入家门,面对的是百忧攒眉的情景:“那知入门后,百忧攒两眉。”他发现家中生活并不如意,仆人因多日未进食而显得疲惫,孩子因饥饿而抱怨。面对微薄的俸禄,主人公不禁反思自己的官场生涯:“微禄不糊口,作官欲何为。”

诗中流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困惑,他曾经拥有豪壮的志向,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与疲惫:“平生豪壮气,忽忽若披靡。”他意识到自己在家庭面前显得软弱无力,这种行为可能让家人失望:“谁知夷由节,祇贻家人嗤。”

尽管面临困境,主人公仍然尽力安慰年迈的父母,并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志向,不要因为贫穷而改变:“唯予两尊人,温语好慰之。儿自行尔志,莫以穷愁移。”

最后,主人公以坚定的语气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匪缘贫无怨,何云涅不缁。幸有头上簪,可供釜中糜。子其苦茹荼,予将甘如饴。丈夫抱微尚,肯徇儿女悲。且谩学古人,愤作北门诗。”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古代官员在社会与家庭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以及他们对家庭的深情与责任感。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如贫困、官僚主义和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登州司理白华池

海气空明里,潮回放早衙。

捲帘看岛市,呼吏扫庭花。

草判閒丹管,题诗满绛纱。

座间听晚浪,官署也仙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夜坐

不寐中宵起,虚庭分外清。

花因风弄影,云与月争明。

人定鸦栖稳,寒初鹤梦惊。

飒然生远树,大半是秋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其一)

物应有别植,那可望而知。

元带霜冰气,宁矜烟雨姿。

离奇翻自贵,攀折转堪疑。

多韵兼存骨,相收或在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署中有柳状颇类松予深有意焉因为赋之(其二)

亦自随风舞,却闻谡谡声。

倩人传异貌,容我寄微情。

春老花飞少,堂深柏并清。

萧然常格外,另结岁寒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