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黄门

美人游四海,滔滔伤不归。

鼋鼍衔左黪,中流援者谁。

我欲拔剑去,路长无粮资。

人马皆饥豗,徬徨泪濡衣。

驾言陟高冈,顺风呼所期。

吾子白衣冠,呜咽前致辞。

丈夫怀心胆,报德当乘时。

母以天年终,聂政今何依。

众人鸟兽散,弃我忽如遗。

逝将衽金革,与子同驱驰。

但视沧浪天,莫顾黄口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寄陈黄门》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描绘一位游历四方的美人在归途中遭遇困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美人游四海,滔滔伤不归”,开篇即点出主人公的孤独与悲苦,她漂泊于广袤的天地间,却无法归来,暗示了她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接下来,“鼋鼍衔左黪,中流援者谁”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她在困境中的无助,仿佛被深水中的鼋鼍所困,无人救援,凸显了她的孤立无援。

“我欲拔剑去,路长无粮资”至“徬徨泪濡衣”,诗人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决绝与绝望,她虽有离开的决心,却因路途遥远、缺乏食物而感到无力。这一段描绘了她在困境中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

“驾言陟高冈,顺风呼所期”两句,主人公试图寻找出路,向着高处攀登,希望能借助风力传递求救的信息,寄托了她对友人的期待与呼唤。

“吾子白衣冠,呜咽前致辞”至“众人鸟兽散,弃我忽如遗”,诗人通过主人公与友人的对话,揭示了友情的珍贵与脆弱。友人以白衣冠的形象出现,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哀悼与不舍,但最终,面对困境与离别,众人如同鸟兽般散去,抛弃了她,凸显了人性的冷漠与世态炎凉。

最后,“逝将衽金革,与子同驱驰。但视沧浪天,莫顾黄口儿”两句,主人公表达了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与友人并肩作战的决心。同时,她也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不要为儿女私情所累,体现了她对友情的坚守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深刻的哲理内涵。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寿母(其一)

我生遘丧乱,周游悲道穷。

发肤虽至昵,相依不克终。

子春难全归,豫让靡成功。

仰辜昊天德,俯愧白华躬。

兹辰介春醴,瓶罍无光容。

捧土塞盟津,吹琯回条风。

微志苟不移,庶可慰尸饔。

形式: 古风

寿母(其二)

朱陵有药市,我父为韩康。

东王教服食,仙去路渺茫。

远瞻松槚上,近察几筵傍。

神灵何倏忽,令母早年孀。

白鹤思令威,黄鹄悲陶婴。

悠悠圣善心,与我旻天长。

母子相流连,如月在沧浪。

沧浪水清彻,所以娱娥光。

形式: 古风

寿母(其三)

母寒裁复裈,儿寒持熨斗。

隆冬天雨霜,清苦徒相守。

偕隐似绵山,躬耕无谷口。

今朝逢令辰,何以介眉寿。

凿冰取嘉鱼,采兰为肥牡。

堂堂予处子,被褐怀琼玖。

不义如浮云,岂足娱诸舅。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寿母(其四)

青松冒霜雪,岁寒希阳春。

仰绝高天覆,俯凭坤厚仁。

婉娈怀袖间,蔼如狐白温。

尸鸠未均养,所嗟俱贫辛。

长息刺绣文,次息倚市门。

终岁何劬劬,钱刀无一存。

龙绡匪冬衣,燕麦匪朝餐。

徒持孺子颜,嬉笑相承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