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

银汉沧浪净碧空,天街一叶下梧桐。

霜前凄切兼砧杵,月里悲凉断塞鸿。

何处羁人惊伏枕,几回中夜感飘蓬。

繇来志士轻摇落,莫向西风忆桂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秋声》由明代诗人许国所作,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清景象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

首句“银汉沧浪净碧空”,以银河和碧空为背景,营造出一片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仿佛是秋天夜晚的宁静与纯净。接着,“天街一叶下梧桐”一句,将视角拉近,描绘了一片梧桐叶缓缓飘落的情景,既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霜前凄切兼砧杵,月里悲凉断塞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凉氛围。霜前的寒意、捣衣声(砧杵)以及月下孤雁的哀鸣,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悲凉与孤独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何处羁人惊伏枕,几回中夜感飘蓬”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在这深秋之夜,诗人或许正身处异乡,被孤独与思乡之情所困扰,难以入眠。这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处境,也反映了广大游子在异乡漂泊时的普遍心境。

最后,“繇来志士轻摇落,莫向西风忆桂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志士仁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劝慰自己及他人,在面对人生中的困难与挫折时,应保持乐观与坚韧,不应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轻易动摇内心的信念。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感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秋声》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哀愁,也蕴含了对人生、对理想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2)

许国(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情

凤楼十二倚窗开,杨柳如烟拂镜台。

瑶瑟夜深还独奏,舞衣春至为谁裁。

双双乳燕穿梁入,点点飞花入户来。

织得锦纹无用处,梦魂空绕白龙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声

才惊淅淅转萧萧,散入寒空万里遥。

暮雨数枝湘岸竹,凉风八月广陵涛。

静分梵宇摇金铎,虚度秦楼引玉箫。

黄叶满窗欹枕倦,更堪鸣雁落烟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游石湖遂登上方寺

山色湖光本自妍,冶游况是暮春天。

帆开塔影沉菰浦,风细花香入酒船。

箫鼓沸时鸥鹭起,星河动处水云鲜。

凭将谢朓诗中景,总向王维画里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钱祠部以德守真定

郊原同饯恋芳樽,携手河桥离思繁。

几载为郎驰妙誉,一朝出守荷殊恩。

云开恒岳悬飞盖,月照漳河拥画幡。

儒雅由来光吏治,不妨乘暇倒词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