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一)赋得宝地苍霞

天开檀海秘,人现宰官身。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

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

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

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叶台山太师所处的宝地苍霞之景,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深远的历史文化底蕴。诗人以“天开檀海秘”起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神秘氛围相结合,暗示了叶台山太师所在之地的非凡之处。接下来,“人现宰官身”一句,既是对太师身份的尊崇,也暗含了其在人间的影响力。

“玉鼎调明主,金仙属老臣”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太师比作调鼎的玉器,与明君相配,同时又将他视为金仙的守护者,显示了其在宗教信仰中的崇高地位。这不仅体现了对太师的敬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领袖的推崇。

“九衢悬慧日,四照尽阳春”描绘了太师所处之地的光明与温暖,象征着智慧与和谐。而“晚就苍霞地,闲同宝树邻”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祥和,仿佛太师与自然界的美好融为一体,享受着宁静与超脱。

“江山留胜迹,题咏忆前人”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传承,强调了叶台山太师所处之地不仅是自然美景,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最后,“学接千秋统,心兼八解真”展现了太师在学术与精神层面的深厚造诣,以及其对真理的追求与理解。

“地灵霖作石,道广露为津”则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寓意太师所在之地的灵气与宽广的道义,如同雨水滋润大地,成为人们心灵的指引。最后,“回首三千界,青云满后尘”以宏大的视角,展望太师的影响超越时空,如同青云般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彰显了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与个人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叶台山太师及其所处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在宗教、政治、文化和哲学等多个层面上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历史文化的赞美与敬仰。

收录诗词(463)

伍瑞隆(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叶台山太师二首(其二)赋得蟠桃春坞

异果留千岁,闽山接十洲。

有桃皆卵核,无树不蟠虬。

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坞幽。

云台朝试赵,璚实夜迎刘。

汉殿来金母,玄都伴玉楼。

赤瑛盘一色,金马客三偷。

曾侍周王宴,初从李耳游。

知君仁寿域,到处得丹丘。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初夏陈子明何襄武伯友家幼度桢卿有开集白燕亭

江村初夏柳如丝,夜夜前溪坐晚飔。

为尔能乘青翰舫,居然齐赴白云期。

杯当避暑逢袁绍,客似冲寒访戴逵。

几日倦游无所事,一时酬对有馀思。

他如轻薄何须数,我辈狂疏或有之。

且喜客兼才子会,顿令乐任主人为。

亭深竹色参差碧,山静蝉声断续悲。

行到绿阴低夕照,坐看片月上清池。

诗传东阁梅花色,家本南山桂树枝。

大抵冥鸿心共远,不然投璧事皆疑。

一关松径馀花落,半亩荷风带露披。

可以累心都巳尽,肯教高枕不相宜。

穷幽竞赌攀栖鹘,得句矜奇倒捋髭。

千载杜陵佳语在,风流儒雅亦吾师。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锦阵图戏为友人赋

几回妆罢倚阑干,脉脉幽肠欲语难。

乍挟鸾凰花里伴,因成云雨梦中欢。

情深忍落他人后,兴剧难禁片晌单。

柳叶弱垂鸳枕净,莲心惊簇指尖寒。

金盘浪拍胭脂湿,玉麈风生雨露宽。

同是有怀贪夜永,可能无事待春残。

狂来巳拚花争笑,倦去何妨镜就看。

他日青楼倘相忆,为言兹会未应阑。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情诗(其一)

十五伴郎宿,郎心似明月。

只恐二八来,分明有圆缺。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