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的《哀桂孙十绝》中的第四首,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首句“尔父北归没”,以“尔”字直呼逝者,表达出对逝去父亲的深切怀念。“北归没”则暗示了父亲的离世,且可能是在北方远行中不幸去世,增添了悲凉的氛围。
次句“尔今省回亡”,将视角转向另一个亲人,可能是兄弟或姐妹,强调了同样的悲剧再次降临,使得家庭遭受双重打击,情感上更为沉重。
“总为功名误”,诗人在此提出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认为追求功名富贵往往导致亲人离散,揭示了功利主义下人性的悲哀与牺牲。
最后,“何如守耕桑”则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质疑。耕田种桑,代表了一种自给自足、宁静平和的生活方式,与前文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真正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哀悼逝去的亲人,深刻探讨了功名与亲情之间的冲突,以及对简单生活价值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