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宿昔》。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远方旅行的悲叹。首句“宿昔尚烦暑”点明了夏日的炎热,暗示了诗人过去生活的艰辛。接着,“平生悲远游”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行的无奈和哀伤,可能暗含着对现实困境的逃避或对理想追求的失落。
“长贫不贳酒”一句,诗人以“不贳酒”来表达自己长期贫困的生活状态,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渴望通过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虽健懒登楼”则进一步说明了诗人的身体虽健,但因懒惰或其他原因不愿登高望远,或许是对生活现状的妥协或对未来的迷茫。
“晚节劳千虑”表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思考问题更加深入,内心充满了忧虑和困扰。“经年走数州”描述了诗人多年奔波于多个州县之间,可能是为了谋生或是为了实现某种理想,但这种生活状态显然并不轻松。
最后,“新凉事事好,只是迫防秋”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秋季感到一丝欣慰,因为秋季带来了凉爽,象征着新的开始或结束。然而,“迫防秋”一词又透露出了一种紧迫感,似乎预示着诗人正面临某种压力或挑战,需要积极应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