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板溪(其三)

跋涉长途未觉疲,晦明不必问前期。

寸心始觉元无外,万事须知各有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宿板溪(其三)》。吴与弼是中国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此诗体现了他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跋涉长途未觉疲”,诗人描述了自己长途跋涉后并未感到疲惫,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不为外界的劳顿所动摇。这句诗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以及对内心力量的自信。

“晦明不必问前期”,这里的“晦明”指的是日光的明暗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变迁。诗人认为,这些变化无需预先询问或担忧,强调了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命运的豁达接受。

“寸心始觉元无外”,“寸心”指内心深处,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无限,说明真正的世界并非外界的物质世界所能完全涵盖,而是由内心的感受和认知所构成的。这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内观”的思想,即通过自我反省来理解宇宙和人生。

“万事须知各有宜”,最后一句强调了每件事物都有其适合的位置和意义,提醒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时,应保持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态度,认识到每件事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其哲学思想的精髓,以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89)

吴与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辞李氏宴

特感华筵美意深,不才自分实难任。

平生非欲多违忤,恐负区区雅素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道中见梅

虬枝忽见雪交加,自在芳心阅岁华。

客里但贪春意好,短墙不必问谁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望豫章城怀胡祭酒先生

行行渐近豫章城,烟树微茫两眼青。

野水平桥时独立,肃然起敬为先生。

形式: 七言绝句

璿庆失金

人亡人得不须怜,佩服嘉谟亦有年。

今日失金何足较,自当观理学前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