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閒居对雨

一雨洗炎嚣,高斋坐寂寥。

繁声傍竹近,寒色映空遥。

颇袭图书润,还沾枕席飘。

兴幽忘盥栉,巷僻谢招要。

兰晓光逾碧,荷秋叶互凋。

未须挥短箑,凉意晚萧萧。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鉴赏

这首《秋夕閒居对雨》描绘了诗人独处静室,面对秋雨时的内心感受与外界景象的融合。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自然界的细微变化。

首句“一雨洗炎嚣”点明了秋雨的来临,它洗净了夏日的炎热与喧嚣,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接着,“高斋坐寂寥”则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静谧空间,诗人独自坐在高雅的书房中,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

“繁声傍竹近,寒色映空遥”两句通过声音与色彩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竹林中的雨声显得格外清晰,与远处天空的寒色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生动又略带孤寂的氛围。

“颇袭图书润,还沾枕席飘”则将自然界的雨融入到书卷与寝具之中,暗示了雨的滋润不仅局限于外在的景物,也渗透到了诗人的精神世界,使整个空间都弥漫着一种文化的气息。

“兴幽忘盥栉,巷僻谢招要”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中,甚至忘记了日常生活的琐事,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兰晓光逾碧,荷秋叶互凋”描绘了清晨时分,兰花在晨光中更加碧绿,而荷花的叶子在秋天的风中逐渐凋零,这些景象既美丽又富有季节的变迁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未须挥短箑,凉意晚萧萧”则是对秋夜凉意的直接描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凉爽之感的欣赏与喜爱,仿佛在这样的夜晚,所有的烦恼都被这凉意所抚平,心灵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雨及其引发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歌作品。

收录诗词(1105)

严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郊园

柴扉在深木,无人昼不关。

山围修竹罅,泉鸣乱石间。

倚杖玩苍翠,临风听潺湲。

一瓢挂高树,日暮灌花还。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观雨作

东峰雨色绕前溪,野树江船望欲迷。

卷幔忽惊山雾入,近村长听水禽啼。

清怜松菊长茅屋,深爱湍流满稻畦。

故人门巷隔车辙,多病青尊不可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斋中读书

柳径柴门辟向东,竹垣高树引清风。

林中送客行常远,屋里看山兴不穷。

唯须药物供身病,且爱闾阎属岁丰。

世事浮云那足问,此生?老蠹鱼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望钤山

郭东草堂无俗嚣,画屏静对青岧峣。

暮灯隔树影明灭,霜钟吼空声振摇。

莲秀虚疑太华出,桂幽实爱小山招。

为贪鹤背思千里,拟接虹梯问九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