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杨德逢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有菀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六日不詹,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相思之情的抒情诗。开篇“我行其野,春日迟迟”描绘出诗人在春天悠闲地走在田野中,心情舒缓的景象。“有菀者柳,在水之湄”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通过柳树和河流的形容,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

接下来的“有鸣仓庚,岂曰不时”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感。仓庚即仓鹰之音,这里象征着季节更替和时间的推移,而“岂曰不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的感慨。

紧接着,“求其友声,颉之颃之”展示了诗人对远方朋友声音的渴望和寻求。颉颃之音即是呼唤、寻找的声音,这里表达了深切的情谊和思念。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则直接表露了诗人的相思之情,而“六日不詹,方何为期”则表现出诗人对朋友归期的期待和关注。詹,即是询问,这里指的是诗人对于朋友何时归来的迫切等待。

然而,“期逝不至,我心西悲”却流露出了一种失望和悲伤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无法实现的痛苦。

随后,“跂予望之,其室则迩”则是从远处眺望朋友所居之地,这里的“迩”字形容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增添了诗中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

最后,“一者之来,我心则喜。我之怀矣,升彼虚矣。爱而不见,云何吁矣。”则表达了即使是一丝消息传来,也能让诗人感到欣慰和安慰,这里的“虚”字形容了一种渺茫无涯的思念,而末句则是对那种相思之痛的无奈感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的情感流露,以及对友人时间和空间距离的感慨,构建了一个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空间。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道光及安大师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心曲。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形式: 四言诗

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其十一)归大次用《憩安》

有奕明堂,万方时会。宗子圣考,作帝之配。

乐酌虞典,礼从周志。釐事既成,于皇来暨。

形式: 四言诗

元符亲享明堂十一首(其十)彻豆用《歆安》

穆穆在堂,肃肃在庭。于显辟公,来相思成。

神既歆止,有闻无声。锡我休嘉,燕及群生。

形式: 四言诗

猎较诗

猎较猎较,谁禽我有。国人之惏,君子所丑。

猎较猎较,祭占其祥。国人之序,君子何伤。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