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巳仲冬二日冬至孟冬晦日偶成(其二)

骎骎近一阳,昼短夜偏长。

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

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寒冷与昼短夜长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冬日生活的静谧与孤独。

首句“骎骎近一阳”,以“骎骎”形容时间的流逝,暗示冬至过后,阳气开始逐渐回升,预示着春天的临近。这一句既点明了时令,也营造了一种期待与希望的氛围。

“昼短夜偏长”则直接描绘了冬至时节的自然现象,白天变得越来越短,夜晚则相应地变得更长。这种对比鲜明的描述,突出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变化。

接下来的“打睡工夫到,潜踪计策良”,似乎在暗示诗人在这漫长的夜晚中,找到了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打盹。这里的“工夫”不仅指时间,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种短暂休息的珍惜。同时,“潜踪计策良”可能是在说,诗人在这段时间里,或许在思考一些事情,或是策划着什么,体现了他在孤独中的深思。

“晓霜寒有力,冬日淡无光”,进一步描绘了清晨的寒冷与冬日的苍白。晓霜不仅增添了冬日的冷冽感,也象征着清晨的清新与纯净。而“冬日淡无光”则形象地表现了冬日阳光的稀薄与无力,给人一种空洞、萧瑟的感觉。

最后,“生怕人相觅,衰翁懒下床”,表达了诗人害怕被人打扰,以及因年老体衰而懒得起床的心情。这不仅是对个人状态的描述,也流露出一种对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至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既有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捕捉,也有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收录诗词(1029)

释文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其二)

肯道山居太寂寥,不妨随分自逍遥。

尽空眼界终无翳,为厌声尘亦去瓢。

菊老尚能存正色,松孤还自有高标。

道人乐地唯如此,说与同流意更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日者云谷俞喜(其二)

客身犹卧玲珑石,乡梦长悬岞崿山。

詹尹自应知我意,为言何日定当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赠云英院

贾岛怜无可,都缘数句诗。

君虽是后辈,我谓过当时。

溪浪和星动,松阴带鹤移。

因吟到明坐,此道澹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幽径

幽径任蓬蒿,衡门闭亦牢。

驹寒宜在谷,鹤倦懒鸣皋。

老树根流髓,重崖石长膏。

樵童更閒静,听我读离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