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纪游

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

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

迢迢历榛莽,靡靡眺原野。

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

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

邈矣千载期,名山俟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翻译

青山映照着长长的溪流,仿佛骏马饮水般奔腾不息。
高台横卧山脊之上,历经万古仍显得潇洒无比。
此刻登高望远,朋友相伴并不稀少。
穿越丛生的草木,远望广袤的原野。
白云和翠绿的彩霞,似乎就在脚下近处。
深秋时节,满手采摘霜降的菊花。
谁能共享这赏心乐事?内心的情感已尽情抒发。
千年期盼遥不可及,期待后人能来此名山游览。

注释

苍山:青翠的山。
长溪:长长的溪流。
饮奔马:形容水流急促。
层台:多层的平台或亭台。
萧洒:潇洒,自然大方。
朋从未云寡:朋友众多,不觉得孤单。
榛莽:茂密的灌木丛。
履舄:古代鞋履。
霜菊:秋天开放的菊花。
赏心:令人愉快的事物。
幽抱:深藏在心中的情感。
邈矣:遥远,久远。
千载期:千年的期待。
名山:著名的山峰。
俟: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象和诗人独自游历的闲适心情。"苍山面长溪,势若饮奔马",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峦连绵,溪水奔腾的动态画面。"层台跨其脊,万古绝萧洒",赞美了石台的雄伟和历史的悠久,给人一种超脱尘俗的感觉。

"登临惟兹时,朋从未云寡",表达了诗人独自游历的孤寂,但也流露出对知音稀少的感慨。"迢迢历榛莽,靡靡眺原野",通过行走的艰难和远望的广阔,表现出诗人探索自然的兴致。"白云与翠霞,夐在履舄下",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云霞缭绕的仙境,增添了诗意。

"穷秋向摇落,霜菊摘盈把",点明了季节,秋意渐浓,但诗人却欣赏着满把的霜菊,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景的珍视。"赏心孰与同,幽抱欣已写",表达了诗人无人共享此景的遗憾,但内心的情感已经得到抒发。

最后两句"邈矣千载期,名山俟来者",寓意深远,诗人期待未来的有缘人能继续欣赏这美丽的山水,体现了他的谦逊和对后人的期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台的景色,寓含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示儿

蜕蝶将舒魄尚凝,如痴如梦复如醒。

风吹海水飞成雪,月入梅花胶作冰。

有口勿言唯饮酒,无家可著不如僧。

眼前喜见行王政,已有添丁充践更。

形式: 七言律诗

记梦(其一)

春梦是耶非,终惭恋禄微。

整冠骑马出,攲枕听鸡回。

食檗风霜入,还丹志愿违。

未能忘习气,安得寸心灰。

形式: 五言律诗

交阮嗣宗一首

贫莫客千里,富莫不出门。

迫隘多陵辱,飘飖困风尘。

所以丈夫志,奋翼凌清氛。

一举蹴四海,载举登昆崙。

玉皇顾我笑,众嫭粲以繁。

引酒酌北斗,银河为飞翻。

天姿固如是,龌龊何足云。

鄙哉贫贱者,矫首望馀芬。

鹏鴳各有分,榆枋保终年。

形式: 古风

送胡山甫归山房

出峡复归寺,身孤心更虚。

半瓢岩下水,一豆雪中蔬。

自制乌罗帽,闲将白发梳。

与君能几别,此意重相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