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岭南

窗前修竹霭如云,巧语春禽只听闻。

睡起蒲团趺坐稳,惟将茗碗对炉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翻译

窗前的竹林像云雾般幽深,
只有春天的鸟儿在轻声细语。

注释

窗前:窗户前面。
修竹:长得很茂盛的竹子。
霭如云:像云雾一样缭绕。
巧语:巧妙的语言,指鸟儿的鸣叫声。
春禽:春天的鸟儿。
只听闻:只能听到。
睡起:醒来后。
蒲团:草编的垫子,禅修时所坐。
趺坐:盘腿打坐。
稳:安稳舒适。
惟将:只有。
茗碗:茶碗。
对炉熏:对着炉火熏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岭南图景。开篇“窗前修竹霭如云”一句,生动地勾勒出窗前竹子的葱郁姿态,如同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巧语春禽只听闻”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只是听到鸟儿的悦耳歌唱,而非亲见,这增加了一种意境的深远和神秘。

接下来的“睡起蒲团趺坐稳”一句,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的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这里的“蒲团”是佛家坐禅时所用的垫子,“趺坐”则是一种盘腿而坐的姿势,表明诗人从睡梦中醒来后,便稳稳地盘腿坐在那里,可能是在冥想或阅读。

最后,“惟将茗碗对炉熏”一句,则是诗人在这个清净的空间里享受着茶香。这里的“茗碗”指的是盛茶的杯子,“对炉熏”则是说诗人正坐在炉火旁,边品尝着茶水边感受炉火带来的温暖和茶香的熏陶。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情景描写,更反映出诗人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与享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禅意生活和个人情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寻得的一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1)

孙正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巳日

海内中和日,云间上巳辰。

笙歌九天半,花木十洲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清明

每年每遇清明节,把酒寻花特地忙。

今日江头衰病起,神前新火一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泛汝联句

平居厌城郭,具舟泛清汝。

蓝光一水远,铁色两崖古。

日华动中流,沙纹乱前渚。

湍鸣达公桥,草绿襄王墓。

园英拥流沫,风叶堕残雨。

停桡弄山泉,扶杖过花坞。

澄潭数乱石,断石横颠树。

泳波鱼鬣舒,闯穴蛙首怒。

冲云一雁远,唼荇群鸥聚。

村间桑柘春,川阔牛羊暮。

回头绿树失,卷幔青峰露。

寻幽恣盘桓,泊浅屡回互。

灵草不知名,珍禽啼在处。

夕阳散鸣鸠,荒阡拱游兔。

挽缆谣歌童,簪花立田妇。

高歌客自如,归涉人相负。

青蒲戢戢生,紫燕翩翩度。

云烟波底明,井邑林外睹。

欣逢闾里旧,愧乏鸡黍具。

缗水荐渊鳞,掘石羞山茹。

绕塘梅实绿,冒桂禽壳素。

我巾聊一颓,石榼烦屡注。

朱樱出芳林,紫笋侑雕俎。

高篇烂珠璧,至乐谢钟鼓。

嗟予性本隘,于世事皆鲁。

便欲弃簪裳,归去事田圃。

肆意山水乐,脱身尘埃苦。

此适诚足尚,斯言未宜遽。

圣神拱岩庙,贤俊异圭组。

如君之所怀,于时当有补。

高文赞皇猷,大论宁国步。

无为五斗卑,遂屈万里举。

明心在知己,汗颜愧虚誉。

时方索大鼎,胡为衒康瓠。

富贵固众欲,非望久自阻。

圣贤有遗言,戮力期共赴。

尝闻曰中庸,曾不滞出处。

进当泽生民,退则守环堵。

所求义与比,要在身不污。

愿无废吾言,于道其可庶。

形式: 古风

句(其二)

泪川紫岫洗诗愁,朱橘白鱼供饮痛。

形式: 押[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