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石伞峰

作镇得良牧,抚戎惭匪仁。

每观龚黄化,煦物如阳春。

政简似多暇,游从邀众宾。

鸣驺镜水畔,舍棹耶溪津。

偶兹逢胜境,顿觉离嚣尘。

丞相筑室在,季方结庐新。

登临经绝顶,瞩眺怡心神。

金章照玉伞,龙节陵松鳞。

笙歌入中流,声角闻城闉。

更吟琼瑶篇,愿言书诸绅。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作为地方官得到贤能的治理,惭愧自己不够仁爱去安抚军民。
每每看到龚黄那样的政绩,他们如暖阳般慈爱万物。
政事简约似乎有很多空闲,常邀请众多宾客一同游历。
马鸣声在镜湖边回响,船桨停在耶溪渡口。
偶然遇到这美妙的景致,顿时感觉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丞相曾在此地筑屋居住,季方也新建了简陋的茅庐。
攀登至山顶,眺望让人心旷神怡。
金色的官印映照着玉质的伞盖,尊贵的仪仗如同龙纹覆盖在松树上。
船中的笙歌飘入水中,乐声和号角声传到城门。
我再吟诵优美的诗篇,希望能将其铭记于心。

注释

作镇:担任地方长官。
良牧:贤能的地方官。
抚戎:安抚军队和百姓。
匪仁:不够仁慈。
龚黄化:指古代良吏龚遂、黄霸的德政。
煦物:像阳光一样温暖万物。
阳春:温暖的春天。
政简:政务简约。
多暇:空闲时间多。
游从:出游,跟随。
鸣驺:马鸣,指随从的车马。
镜水:清澈如镜的水面,这里指镜湖。
舍棹:停船,棹为船桨。
耶溪:地名,有溪流。
逢胜境:遇到美好的地方。
离嚣尘:离开喧闹尘世。
丞相:高级官职,这里泛指高官。
筑室:建造房屋。
季方:人名,这里可能代指另一位隐士或官员。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指隐居。
登临:登山临水,指游览。
绝顶:山的最高处。
瞩眺:远望。
金章:金色的官印,象征官位。
玉伞:珍贵的伞盖,象征尊贵。
龙节:古代使臣出行的仪仗,这里形容威严。
陵松鳞:如同龙攀附在松树上,形容气势非凡。
中流:水流中央。
声角:号角声。
城闉:城门内外。
琼瑶篇:优美的诗文。
书诸绅:记在衣带上,比喻铭记心中。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高峰,观赏景色之美,并借此抒发自己的胸襟抱负和政治理想。开篇“作镇得良牧,抚戎惭匪仁”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官员的期望,即能够善待百姓,安抚边疆,如同良牧般关心民众。

接着,“每观龚黄化,煦物如阳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政治清明、民生兴旺的景象比作春日和煦的阳光,给人以温暖之感。这里的“龚黄”可能指的是古代圣王的德化广被。

“政简似多暇,游从邀众宾”则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为、政通人和的理想状态,政治简单明了,似乎有着许多闲暇时光,可以与宾客同游。

“鸣驺镜水畔,舍棹耶溪津”中,“鸣驺”指的是船行水上之声,镜般的水面映射出周围山色的诗意画卷,而“舍棹耶溪津”则是说到在这宁静的溪流旁边,可以放下舟楫,享受片刻的停歇。

“偶兹逢胜境,顿觉离嚣尘”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情转变,一旦遇见这般绝妙的风光,便仿佛脱离了世俗的喧哗与尘埃。

“丞相筑室在,季方结庐新”则是说到丞 相(即宰相)在此地建造住宅,而季方则是在附近搭建新的茅屋。这里可能隐含着对理想居所或政治理想的追求。

“登临经绝顶,瞩眺怡心神”是诗人登上极高之处,眺望远方,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宁静。

“金章照玉伞,龙节陵松鳞”中,“金章”可能指的是金色的书籍或印章,“玉伞”则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而“龙节陵松鳞”则是对山峦之美的一种描绘。

“笙歌入中流,声角闻城闉”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心境,他的歌声融入了溪流之中,甚至传到了远处的城门。

最后,“更吟琼瑶篇,愿言书诸绅”则是说到诗人还要继续吟咏那些美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愿望和话语记录下来,留给后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政治的深刻感悟与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

王承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宪宗时宦官。与节度使杨于陵同游越州石伞峰,作诗纪行。《会稽掇英总集》卷四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生卒年:806

相关古诗词

别故人赋得淩云独鹤

单嘶淩碧雾,风飏入青云。

九皋空顾侣,千里会离群。

望海飞恒急,摩天影讵分?

欲知凄断意,琴里自当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咏霜朝城上乌

霜旦早晖通,城乌渐飏空。

声喧高疑外,曲韵楚琴中。

楼寒映晓日,竿迥噪朝风。

虽狎金墉上,犹畏虎贲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上马当山神

青骢一匹昆崙牵,奏上大王不取钱。

直为猛风波滚骤,莫怪昌龄不下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云山清晓

苍深翠浅瀑峥潺,岂谓讥秦始爱山。

一炬咸阳机冢赤,紫霄巍立晓云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