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华岳所作,名为《送赵右秋(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慨以及赞美对方高洁品行的七言绝句。
“闽藩齐指右参军,玉骨清无半点尘。” 这两句开篇即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赵右秋的形象。其中,“闽藩”可能是指其籍贯或官职所在之地,而“右参军”则指他的官职。“玉骨清无半点尘”,形容赵右秋品行高洁,如同玉石一般纯净无暇,给人以不染尘埃的美好印象。
“一味恤刑常召祸,十年游宦只忧贫。”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赵右秋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的赞赏。其中,“一味”意味着始终如一,“恤刑”指的是他执法公正,对待百姓有恻隐之心;“常召祸”则表明他的这种行为往往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十年游宦只忧贫”,则反映了诗人对赵右秋长期在外任职,唯一担忧的是家中的贫困。
“圜扉月照金波夜,寒谷花开玉树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其中,“圜扉”指圆形的门窗,“月照金波夜”,则是说在一个明净如洗的夜晚,月光洒满了庭院中的池水,使得整个环境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寒谷花开玉树春”,则是一幅冬日奇景,虽是在严寒的山谷中,却有花朵绽放,仿佛是用玉石雕刻而成的树木迎来了春天。
“客子与君虽素昧,一时聊记子张绅。”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赵右秋的怀念。其中,“客子”指的是诗中的作者自己,而“素昧”则是说与赵右秋虽然素不相识,但在短暂的交往中留下深刻印象。“一时聊记子张绅”,则表明尽管时间短暂,诗人仍然愿意在心中记录这份难得的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赵右秋品行的赞美,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