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许我为天下有用之才,琴曲负知音,今日漂流江上水;
将谒公于阶前盈尺之地,药言期报称,大星惊陨石头城。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曾忠襄公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首句“曾许我为天下有用之才”,以“我”自指,暗含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与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曾忠襄公作为贤能之士的赞誉。接着,“琴曲负知音”一句,运用了音乐与知音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在曾忠襄公的领导下,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与失落感。
后两句“今日漂流江上水”与“大星惊陨石头城”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景象,后者则以“大星”陨落的比喻,象征曾忠襄公的逝世,以及其离去对国家、社会乃至个人的巨大影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对曾忠襄公离世的哀痛之情,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深远影响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与历史事件的融合,表达了对曾忠襄公的崇高敬意与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不详
萧然瀛岛十余年,空花在水;
凄绝韩陵一片石,香草思君。
卌年为文字旧交,忆江上同舟,南岳神仙人亦老;
万感值艰难时事,属山阳闻笛,西河悲痛我如公。
其人具迈越时辈之才,结想千秋,窘步已于蓬岛路;
乃翁正勤劳王事之日,思亲万里,孤魂应到玉门关。
与吾父游于山水之间,低回竹屋蕉亭,风流昨日;
适郎君归自岭海而外,检点诗筒酒榼,春去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