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中丞赴商州

五马渭桥东,连嘶逐晓风。

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不异金吾宠,兼齐玉帐雄。

闭营春雪下,吹角暮山空。

香麝松阴里,寒猿黛色中。

郡斋多赏事,好与故人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五匹骏马在渭桥东边奔跑,随着晨风的呼啸声不断嘶鸣。
那是当年英勇的紫髯将领,未来将成为黑发的高官显贵。
他们的荣耀不亚于金吾将军的尊崇,又如同玉帐中的英勇统帅。
冬日闭营时,雪花飘落,傍晚的山间回荡着号角声。
香气四溢的松林深处,寒意中传来猿猴的哀鸣。
我在郡斋常有赏心之事,希望能与老朋友共享这些美好时光。

注释

五马:五匹骏马。
渭桥:渭河上的桥。
连嘶:连续嘶鸣。
逐晓风:追逐早晨的风。
紫髯将:紫色胡须的将领。
黑头公:年轻的官员。
金吾宠:金吾将军般的荣宠。
玉帐雄:指挥若定的军帐英雄。
闭营:关闭军营。
春雪:春天的雪。
吹角:吹响号角。
暮山:傍晚的山峦。
香麝:香气浓郁的麝香。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寒猿:寒冷气候中的猿猴。
黛色:青黑色。
郡斋:郡守的官署。
赏事:赏心悦目的事情。
故人:老朋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情厚谊。

"五马渭桥东,连嘶逐晓风。" 开篇便以渭水边五匹马儿的嘶鸣声作为送别场景的背景,渭桥在古代是送别的常见地点,这里通过马嘶和早晨的风声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当年紫髯将,他日黑头公。" 这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名将李广,他的勇猛与忠诚被比喻为紫髯,但最终未能得到应有的封赏,只能在边塞上默默守卫,这里用来表达对李中丞赴任商州的不舍和敬仰之情。

"不异金吾宠,兼齐玉帐雄。"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古代将领如金吾、玉帐等的提及,再次强调了对李中丞的敬慕与赞赏。

"闭营春雪下,吹角暮山空。" 送别之际,营地在春雪中封闭,而军中号角声在暮色中的山谷间回响,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悲凉的情感。

"香麝松阴里,寒猿黛色中。" 这两句则是对送别时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香气浓郁的麝香和在松林中的猿猴形象,渲染出一种萧索而又略带忧伤的情绪。

"郡斋多赏事,好与故人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曾经共度时光的郡斋中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希望能够与故人一起再次体验这份美好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构建了一幅送别之情深重、怀旧之情浓烈的画面。

收录诗词(164)

韩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 字:君平
  • 籍贯:南阳(今河南南阳)
  • 生卒年:754

相关古诗词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

时辈已争先,吾兄未著鞭。

空嗟镊须日,犹是屈腰年。

不以殊方远,仍论水地偏。

襄橙随客路,汉竹引归船。

云木巴东峡,林泉岘北川。

池馀骑马处,宅似卧龙边。

夜簟千峰月,朝窗万井烟。

朱荷江女院,青稻楚人田。

县舍多潇洒,城楼入醉眠。

黄苞柑正熟,红缕鲙仍鲜。

坐厌牵丝倦,因从解绶旋。

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

室好生虚白,书耽守太玄。

枥中嘶款段,阶下引潺湲。

落照渊明柳,春风叔夜弦。

绛纱儒客帐,丹诀羽人篇。

雅论承安石,新诗与惠连。

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

魏阙心犹系,周才道岂捐。

一丘无自逸,三府会招贤。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寄赠虢州张参军

三十事诸侯,贤豪冠北州。

桃花迎骏马,苏合染轻裘。

观妓将军第,题诗关尹楼。

青林朝送客,绿屿晚回舟。

好栗分通子,名香赠莫愁。

洗杯新酒熟,把烛故人留。

百雉归云过,千峰宿雨收。

蒹葭露下晚,菡萏水中秋。

忆昨陪行乐,常时接献酬。

佳期虽雾散,惠问亦川流。

开卷酲堪解,含毫思苦抽。

无因达情意,西望日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

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

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斑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骏。

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