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吉所作的《和吴茂贞大理见寄舟中感兴三绝(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家庭日常生活为背景,描述了阿奴(可能是仆人或家人)勤劳持家,表现出良好的秩序和责任感。"问有能声亦纪纲"一句,意味着即使是最小的事务,也能反映出家庭管理的严谨和有序。
接着,诗人批评了佛教和道教(二氏)对儒家正统思想的侵蚀,认为它们像蛀虫一样削弱了儒家伦理的实施。"二氏大为吾道蠹"表达了对异教思想影响的警惕和不满。最后一句"彼疏斯粺敢相方",则是说那些浅薄的异端无法与儒家的深厚传统相提并论,流露出诗人坚守儒家立场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家庭管理和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异端思想的批判,体现了明代士人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