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其一)

滟滪方如象,馀皇底似飞。

相将刺天去,收拾大名归。

西掖桐阴静,泸南荔子肥。

未应经世具,便欲闭山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巨大的漩涡像大象一样壮观,残留的皇族像鸟儿般飞翔。
他们一起刺破青天,准备带着显赫的名声归来。
皇宫西边的桐树阴凉宁静,泸南的荔枝果实丰硕。
他们并未准备好治理天下,只想隐居山林关闭门扉。

注释

滟滪:巨大的漩涡。
方:正。
如:像。
象:大象。
馀皇:残留的皇族。
底:像。
似:像。
飞:飞翔。
相将:一起。
刺天:刺破青天。
去:离去。
收拾:准备。
大名:显赫的名声。
归:归来。
西掖:皇宫西边。
桐阴:桐树阴凉。
静:宁静。
泸南:泸南地区。
荔子:荔枝。
肥:丰硕。
应:应该。
经世:治理天下。
具:具备。
闭:关闭。
山扉:山林的门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滟滪方如象,馀皇底似飞。” 这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川壮观的图景。“滟滩”形容水势奔腾,“方如象”则是比喻山势雄伟如同巨兽。下一句“馀皇底似飞”则是说山峰高峻连绵,如同天上的云朵。

“相将刺天去,收拾大名归。”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仲秉未来的期许和赞美之情。相将即一起,刺天意指事业的高度发展和影响力,而收拢大名则是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为世人所称道。

“西掖桐阴静,泸南荔子肥。”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饶的地方。西掖指的是山的背面,桐阴即是由梧桐树所形成的浓荫,而泸南则特指泸州一带,荔枝之肥美象征着那里的丰饶与安逸。

“未应经世具,便欲闭山扉。”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黄仲秉即将离开而产生的不舍和依依惜别之情。"未应"意味着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这些美好的东西,而"便欲闭山扉"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留住这份美好,不愿让黄仲秉就此告别。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不舍与依恋的情感。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其二)

把酒春如许,论诗夜未央。

相逢便金石,何必试冰霜。

离合知难免,愁思自不忘。

它年一茅屋,公肯访荒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傅安道郎中将漕七闽二首(其一)

一代风骚将,百年忠义家。

出关称使者,踏雪度梅花。

梦破南宫被,春生北斗槎。

悬知入奏日,不待贡新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喻叔奇工部知处州

厌直含香与握兰,一麾江海溯冰滩。

括苍山水名天下,工部风烟入笔端。

新国小迟怀印绶,故园暂许理渔竿。

即看治行闻天听,紫诏徵还集孔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彭子山提刑郎中赴召二首(其二)

琼树初瞻二纪中,玉京再别一星终。

我随病鹤欹黄帽,公驾云鸿上碧穹。

寄径丝纶紫薇阁,押班冠剑大明宫。

锦园尚欠桃栽否,儿辈河阳待晓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