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赞

琅琅流水声,怀抱尽情倾。

不识春风面,雪消梅影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流水声清脆响亮,心中情感尽情倾诉。
未曾见过春风的容颜,只有雪融化后梅花的倒影显得清澈。

注释

琅琅:形容流水声清脆悦耳。
流水声:指自然界的流水声。
怀抱:心中的情感或思绪。
尽情:毫无保留地。
倾:倾诉,表达。
不识:未曾见过。
春风面:春天的景象,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雪消:雪融化。
梅影:梅花的倒影。
清:清澈,形容梅影在水中的样子。

鉴赏

这两首诗都是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抒发的作品。

第一首诗《琅琅流水声》以流水声为背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全然倾注其中,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流淌与释放。"琅琅流水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灵动的氛围,"怀抱尽情倾"则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寄托。后两句"不识春风面,雪消梅影清"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通过梅花在雪消后的清新形象,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敏感体验。

第二首诗《金沙赞》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虽然题目没有给出,但从"金沙"二字推测,可能是赞美金色沙滩或金沙江等自然景观。宋词中常有寄情山水的佳作,这首诗可能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心灵的净化。然而,由于诗句缺失,我们无法直接鉴赏具体内容。

总的来说,这两首诗都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意象来寄托个人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自然美的崇尚和生活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鱼篮赞

顾顾不释手,提起复低头。

自笑无人买,腥风吹未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南岳修首座赞

云雾充饥腹,烟霞补破衣。

祝融峰顶寺,几度对斜晖。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神光参达磨赞

石禅寒到骨,松雪照清眸。

此道如山重,难将一臂酬。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渡芦赞

江空芦叶冷,风静衲衣轻。

不得梁天子,无人知姓名。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