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晨风集微和,晓色动佳气。
溟溟四郊烟,漠漠一川水。
前村鸡犬喧,远树鸟雀喜。
山腰客行来,林下雉惊起。
时闻牧童谣,不见骑牛至。
回头望东隅,晓日粲光丽。
胸襟倏暄烦,败我幽静意。
行行载驰驱,已复到城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清晨出发时所见的景象和心情。诗人用"晨风集微和"、"晓色动佳气"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早春景图。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平静与喜悦情感的流露。
"溟溟四郊烟,漠漠一川水"中的"溟溟"和"漠漠"都是形容词,用以描绘早晨山野间氤氲升腾的薄雾和河流平缓宽广的水面。这些景物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在"前村鸡犬喧,远树鸟雀喜"中,诗人通过村落里的鸡鸣狗吠声以及远处树木间鸟儿欢唱的情景,再次强调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平凡而温馨的声音,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界和谐共生的体现。
"山腰客行来,林下雉惊起"则转换了视角,从远处的鸟鸣声到近在咫尺的行者脚步声,再到林间突然惊飞的小鸟。这一系列动态景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动变化的观察,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喜悦与关注。
"时闻牧童谣,不见骑牛至"中,诗人通过听到的牧童歌谣声,而没有看到骑牛而来的行者,表现了他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世界的好奇。
最后两句"回头望东隅,晓日粲光丽。胸襟倏暄烦,败我幽静意。"表达了诗人在离开美好景致时的心情复杂。在回首望去,看到朝阳的明媚与辉煌之中,他内心的平和宁静被现实世界的喧嚣所打破。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城市生活与自然界之间冲突的一种体验。
"行行载驰驱,已复到城市。"这两句结束了诗人的叙述,也象征着他从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环境回到喧嚣的都市生活中去。这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转换,也是心灵状态的一种转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早晨景物和声音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在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自然美与城市喧嚣之间矛盾的心理体验。
不详
高高轩楹日照东,扶桑柱植西昆崙。
上有明真紫霞客,厮征伯侨役羡门。
月驭叱前驱,风驷殿后奔。
灵衣披披溘晻霭,玉斧断断除烦冤。
虚皇下两耳,授以金简文。
相观峻极不容步,拟轶清气排重阍。
咽日诵黄庭,滴露抄韦编。
羊歧之亡罔象得,蛮触之角醯鸡天,临台一笑俱超然。
夕阳西欲没,宛转山气昏。
独逝颇无累,时欣暗经林。
栖鸟未稳集,归马无奔声。
恍忽自得意,兴来谁与言。
春令乍来风掠地,寒威潜退雪消峰。
已经平子宜无憾,未见夷吾得不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