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问谁知此时情绪。匆匆寒食相遇。

东风可是无闲暇,开尽白红千树。春几许。

还又怕、转头风雨留难住。浮生浪苦。

且携酒重寻,去年花下,歌我旧金缕。

尊前友,惟有青山如故。至今面目无妒。

冷光晴色三千丈,斜照夕阳窗户。堪讶处。

被几叶风帆,催上江南路。无人自语。

想五载居京,一朝得郡,却甚也能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谁知道此刻的心情?匆匆忙忙在寒食节相逢。
东风难道没有空闲,吹开了满树的白花红花。
春天还有多少?又怕风雨突来,留住美景难以长久。
人生如浮萍般漂泊,暂且带着酒,再去寻找去年花下的歌声。
杯中的朋友,只有青山依旧,它的面容并未因岁月而嫉妒。
清冷的光芒和晴朗的色彩有三千丈长,斜照进夕阳下的窗户,令人惊讶。
被几片风帆催促,踏上江南的道路。无人倾诉。
回想在京五年,突然获任郡守,这样的变化竟也让我离去。

注释

情绪:心情, 情感。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祭祖。
东风:春风。
白红:形容花朵的白色和红色。
风雨留难住:指美好的景色难以长久停留。
浮生:指短暂、无定的人生。
金缕:古代歌曲名。
尊前:酒杯之前, 酒席上。
面目无妒:形容青山无情感变化,始终如一。
斜照:斜阳照射。
风帆:船帆, 暗示旅程。
江南路:通往江南的道路。
五载:五年。
一朝:突然, 短时间。
甚也能去:竟然也能离开。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摸鱼儿》描绘了寒食节时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词中以寒食节东风吹开花木为背景,表达了时光匆匆和对春光易逝的感慨。"匆匆寒食相遇",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偶然与珍贵。东风"开尽白红千树",展现了春天的繁华,但紧接着"春几许。还又怕、转头风雨留难住",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担忧。

接着,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漂泊不定,借酒回忆去年花下的欢歌,"且携酒重寻,去年花下,歌我旧金缕",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尊前友,惟有青山如故",以青山常在反衬人事变迁,暗示友情的长久。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的想象,"至今面目无妒",赞美了自然景色的宁静。然而,"斜照夕阳窗户"又勾勒出离别的画面,"被几叶风帆,催上江南路",暗示友人即将离去。最后,诗人独自沉思,感叹自己五年在京都的生活,突然被任命到郡县,这突如其来的变动让他感到惊讶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春光的欣赏,又有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细腻情感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

眼底交游,十载被、江湖相隔。

尝记得、道庵人静,纵谈朝夕。

纸上云烟随散落,毫端风雨何休息。

甚这回相见便苍颜,都非昔。中年别,真堪惜。

生辰会,谁曾必。看西风摇动,可人词笔。

天上桂华香近也,此杯再要和君吸。

恨抗尘走俗太忙生,无间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送刘叔谦御史

满酌离杯,留不住、绣衣行客。

还正是、登车揽辔,慨然时节。

白简才辞乌府去,红尘旋被青山隔。

看弓刀千骑拥秋风,涂阳陌。自不负,心如铁。

著甚语,堪为别。道太柔则废,太刚则折。

任外岂非经济手,得中便是澄清策。

待功成、随诏早归来,从头说。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益都时习阁睡起

六月青州,何处是、此身堪著。

都不似、素王宫里,倚云高阁。

万里风来无隔处,睡余常觉衣裳薄。

把暑天如水画如年,消磨却。心地上,何轩豁。

眼界外,犹廖廓。被野烟高鸟,劝予清酌。

一片青山知客意,冷光堆满栏干角。

恨偃然、不肯入城来,难相约。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寄张蓝山

古木寒藤,高岸底、萧然舟宿。

一夜雨、朔风吹浪,浪高于屋。

梦觉蓬窗无共语,此时正自怜幽独。

道蓝山老子送诗来,挑灯读。辞与理,俱能足。

从别后,情尤笃,想鬓毛如鹤,目睛如鹘。

四海如公知己少,有心日日相追逐。

恨濯缨亭远水萦纡,山重复。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