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汪梦斗所作,名为《次韵陈孝先制机论学》。诗中探讨了学习与修行的真谛,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道理。
首联“词章记览固虚文,兀坐枯禅亦异闻”指出仅仅通过阅读和记忆文字,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同样,长时间静坐冥想,也未必能触及心灵深处的智慧。这两句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性。
颔联“万事当如炉上雪,一心莫起镜中云”运用比喻,将万事万物比作炉上的雪,提醒人们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不因外界变化而动摇内心。同时,告诫人们不要让心中的杂念如同镜中浮云般飘荡不定,影响内心的平静。
颈联“知行互进方为学,理欲相参及早分”强调了知识与行动相互促进的学习过程,以及理性和欲望之间需要平衡的道理。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学问。同时,正确区分理性和欲望,适时调整,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尾联“吾道但从平实看,求之空寂便纷纭”总结了全文的核心思想。诗人认为,遵循自己的道路,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学习,才是正确的选择。如果一味追求空洞的寂静或超脱,反而会陷入混乱和困惑之中。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现实主义态度的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学习、修行和生活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于真理、智慧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于实际生活态度的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