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登汝州望嵩楼

嵩高山头玉旆出,世界尽被瑶华封。

三花二室不到眼,镇日闭置幨车中。

汝濆客舍鸡上距,默念此愿何由从。

朅来北楼试纵眺,隐约听得伊阳钟。

回风忽卷云蓬蓬,树梢残照开洪濛。

青天栉比卅六峰,一一削玉攒芙蓉。

平田缭白百里近,渗金楼观明深松。

正如蓬莱隔清浅,三山缥缈凌虚空。

招招笙鹤惜不下,便欲往问浮丘公。

平生壮观推第一,山灵似与精诚通。

坡仙去官诧海市,昌黎南归祷祝融。

微生敢望千载上,斯境环异将无同。

少焉岭缺吐圆月,霜采照耀新磨铜。

阑干拍遍叫奇绝,酒钱未办殊匆匆。

归来气豪压东野,安用盘涡访石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四科的《雪后登汝州望嵩楼》描绘了雪后嵩山的壮丽景色。首句“嵩高山头玉旆出”以玉旗比喻雪后的山峰,形象生动。接着,“世界尽被瑶华封”写出大雪覆盖大地,如瑶池之华,显得神圣而纯洁。诗人感叹未能亲至“三花二室”,只能在车中远眺。

“汝濆客舍鸡上距”转而写到自己身处汝濆客舍,心向嵩山,但愿望难以实现。登楼远眺,“朅来北楼试纵眺”时,隐约听到伊阳钟声,增添了神秘感。随着视线所及,“回风忽卷云蓬蓬”,夕阳余晖透过云层,映照山峰,如“青天栉比”的芙蓉玉峰,美不胜收。

诗人将眼前的景象比作蓬莱仙境,表达了对超凡之美的向往。他自谦不敢与前贤相比,但仍赞美这是平生所见壮观之最,山灵似乎感应了他的虔诚。最后,诗人情绪高昂,虽未访寻石龙,但已心满意足,月升之时,景色更显奇绝,令人拍案叫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雪后嵩山的雄伟与诗意,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景的热爱。

收录诗词(9)

张四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吴浔阳长公主墓志拓本后

广陵妖乱将宁息,天遣杨吴留霸迹。

生男肯作节度使,生女犹蒙汤沐邑。

浔阳公主亦天人,欧史空翻未著闻。

一抔莫问殡宫地,千载惟传谀墓文。

尽说西华门外叟,挥锄斸出贞珉厚。

吴牛砺角落谁家,剡藤脱字归吾手。

回环诵之剧可怜,存殁哀荣事宛然。

埋香空记兴宁里,凋蕣还题顺义年。

下嫁彭城应鼎族,随宦名州屡纡毂。

刘郎家世亦无徵,合在英雄三十六。

摩挲往事闲穷究,李花又落杨花后。

不见永兴遭篡时,闻呼公主辄含悲。

亦有芳仪陷强虏,伤心万里望南箕。

流落沈沦同断梗,如尔全归实天幸。

铭幽犹得似承平,地下芳魂应亦省。

休因翠墨感兴亡,矮本空斋手自装。

堪配汝南暮志稿,临池开处各生香。

形式: 古风

松寥阁坐雨

海上风雨来,不见双峰颠。

经窗犯晓启,万态纷目前。

风起江色黑,雨过山光鲜。

风雨自变幻,江山故依然。

默与道心契,静结沧洲缘。

终期谢尘鞅,高咏钓竿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夕阳

惆怅西窗景易沈,更凭高阁散幽襟。

寒鸦古木无边好,极浦遥山一半阴。

黯黯最愁长路客,骎骎偏感暮年心。

晚晴记得樊川赋,独立苍茫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与宗人某话旧

故里元正会祀同,夕阳饮猎记匆匆。

马前锦雉援弓堕,河上榹桃对酒红。

频岁离忧头有雪,当时豪气耳生风。

可堪多病松楸远,长作江湖听雨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