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岭道中十八首(其二)

翠壁泻寒泉,苍林栖薄雾。

日暮白云深,忘却闽关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梨岭道中的自然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壮丽与宁静。首句“翠壁泻寒泉”,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壁比作倾泻寒泉的母亲,生动地描绘出山间清泉从翠绿的峭壁上奔流而下的景象,给人以清凉、静谧之感。接着,“苍林栖薄雾”一句,通过“苍林”和“薄雾”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生机勃勃的森林氛围,仿佛雾气在苍郁的树林中轻轻飘荡,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日暮白云深”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与广度,将视线引向远方,想象着日落时分,云雾深沉,与天际相接,构成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最后一句“忘却闽关路”,表达了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愉悦,以至于忘记了归途,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梨岭道中的美丽风光,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的体验。

收录诗词(647)

黄仲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三)

枫叶飘残红,松林生寒碧。

役役世上人,奔走不遑息。

形式: 五言绝句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四)

深林蔽夕阳,寒泉泻苍壁。

双亲久别离,瞻云情罔极。

形式: 五言绝句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五)

峰高觉涧深,山转疑路绝。

村远投宿迟,松梢挂新月。

形式: 五言绝句

梨岭道中十八首(其六)

地暖树未凋,腊残梅欲放。

无端景物奇,妆点诗怀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