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六合县僧寺

鸣驺入古寺,借榻近高僧。

欲听三乘法,因传五夜灯。

茶烟浮竹暗,花雨向阶凝。

犹自牵尘鞅,皈依惜未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夜宿六合县僧寺》描绘了夜晚投宿于古寺的场景。首句“鸣驺入古寺”以马车声引入,展现出寺庙的宁静与历史底蕴。诗人选择靠近高僧,表达了对佛法的向往和敬意。“欲听三乘法,因传五夜灯”两句,表达了诗人渴望聆听佛法深奥之理,且不畏长夜,愿陪伴灯火通明,以求智慧的引导。

“茶烟浮竹暗”描绘了僧人煮茶的景象,竹林中升起的轻烟与夜色交织,增添了禅意。而“花雨向阶凝”则以花雨寓意佛性之纯净,静谧地洒在台阶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然而,“犹自牵尘鞅”一句揭示了诗人虽然心向佛门,但现实中的事务仍使他难以完全放下俗世的牵挂。“皈依惜未能”表达了诗人对解脱尘世束缚的向往,却又遗憾未能立即实现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矛盾心态,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672)

郭谏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后一日途中口占

一春潦倒客天涯,几度芳辰不在家。

寂寞江都寒食后,东风吹老故园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清明日江上遇雨

濛濛烟雨细如丝,冷拂襜帷湿不知。

寂寞途中忘令节,淹留江上数归期。

酒从茅店分榆火,人向柴门插柳枝。

犹记去年当此日,桃花万树醉蟠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仪真寄同年潘明府

闻君作宰临光泽,花发公庭映赐袍。

燕阙北瞻红日近,越乡南去白云高。

江天鸿雁违千里,宦海风尘欲二毛。

忆昔同游今数载,相思中夜梦魂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舟中喜晴

夜向篷窗听雨眠,朝来时喜乍晴天。

风生野店青帘飏,露浥沙堤锦缆牵。

花气氤氲蒸晓日,柳丝婹袅弄轻烟。

乡关自恨归来晚,狼藉春光在客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