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试张观笔

淮上霜浓衰草黄,阿㕙健走何如獐。

不知聚族加束缚,妙手乃有明山张。

生来阿㕙素狡狯,何术聚致如驱羊。

拔豪撷颖不敢惜,一一顺听伏且僵。

人生切勿恃一技,善走古有执盖郎。

不惟平地傅两翼,仍以俘馘浮长江。

一朝发愤辽东岸,逝水亦复随浮梁。

只今红绡莹玉管,何人解发千古光。

明张眼前第一手,嗟嗟阿㕙孰能走。

形式: 古风

翻译

淮河上的霜重草已黄,鹧鸪奔跑又怎能比得上獐子的矫健。
它们不知道家族被围困束缚,唯有明山张这样的巧手才能掌控。
鹧鸪本性狡猾,用什么方法能像驱赶羊群一样聚集它们。
即使拔下它们的羽毛,挑选最优秀的也不吝啬,只能顺从听话,静止不动。
人生切莫倚仗单一技能,古代就有善于奔跑的执盖郎为榜样。
不只是在平地上增添翅膀,还要让它们载着俘虏漂浮在长江之上。
一旦发怒于辽东岸边,流水也会随着它们的离去而流淌。
如今只有红绡和玉笛,谁能揭示出这千古的光芒。
明山张是当世第一高手,哎,鹧鸪中又有谁能像他那样奔跑呢。

注释

淮上:淮河地区。
阿㕙:鹧鸪鸟。
獐:一种小型哺乳动物,以其敏捷著称。
明山张:可能指有技巧的人。
狡狯:狡猾。
聚致:聚集。
执盖郎:古代传说中的善跑人物。
俘馘:战俘。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浮梁:比喻船只或物体在水上浮动。
红绡莹玉管:形容珍贵的乐器。
玉管:玉制的笛子。
阿㕙孰能走:鹧鸪中谁能像明山张那样奔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的《病中试张观笔》,通过对淮上秋景的描绘,引出对才子张观书法技艺的赞美。首句“淮上霜浓衰草黄”渲染了萧瑟的环境,为后文的议论铺垫。诗人将狡猾的獐与张观的敏捷才思相提并论,暗示其才华出众。

接着,诗人指出张观擅长聚集人心,如同驾驭羊群般得心应手,他的书法技艺更是“拔豪撷颖”,毫不吝啬。然而,诗人也告诫人们不要过于依赖某一项技能,如古代执盖郎仅凭轻盈步伐闻名,但最终还需全面发展。张观的书法如同俘馘(战利品)般被世人赞赏,甚至能随着长江水流传千里。

最后,诗人感慨时过境迁,张观的墨宝如今只能在红绡和玉管中寻觅其光芒,发出对后世无人能再如张观般书法造诣的感叹。整首诗以对张观的赞美和对书法艺术的深沉思考结尾,体现了岳珂对历史人物和技艺传承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形式:

真宗皇帝御制朱表御书赞

宋德茂三世,祥符闿九清。

兢业帝道登,陟降王心宁。

龙鸾夜染翰,虎豹晨抽扃。

宸心勤惕忧,精思入杳冥。

庆阴云裔裔,飙景风泠泠。

朱表动渊监,苍旻闻德馨。

岧峣瞻天章,邃穆环禁庭。

昭回河汉隔,澒洞山河腥。

流传几百年,撝呵犹六丁。

金笺炯玉字,蜀带要吴绫。

大名标北都,宝庆恢中兴。

边尘失瓯脱,赵璧归连城。

百年神迹晦,再拜感涕零。

探骊方得隽,负马仍腾英。

天心正昌唐,文轨将收京。

愿言豁氛霾,长仰奎星明。

形式:

秦少游书简帖赞

昔江淹梦五色笔,而不以能书称。

天昌其文,字偕以行,如公辞章,淹岂能京。

既已禅长公之文箓,奚必夸大令之墨精。

托敬贤之盛心,尚遗迹之可凭。

然则我得其诗,手之而不释。

予方将借荆国之书,以为此帖之评。

形式:

翁端朝轻利帖赞

结字清而峻,用笔精而稳。

虽笺以粉,而墨迹犹未损。公之功名,予固未暇论。

而所谓书法,要必有所本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