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
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
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这首诗描绘了狼筅遗民(可能指宋朝抵抗金兵的遗民)在异族统治下,跟随众多民族迁徙至海边的情景。诗人感慨他们如同魑魅入林,处境艰难,但也展现出坚韧与适应,如虾蟆吞月,虽微小却能自守。诗人提及昔日靺鞨民族听西乐,如今则是祛庐(可能指清朝的满族)书写文字,暗示文化交融。最后,诗人提到濠镜之地(濠州,今安徽凤阳一带)接纳了他们,明朝的教育传统(漏多鱼,暗指明朝科举制度)仍在传承。整首诗寓含历史变迁与民族融合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沉思考。
不详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电掣重轮走水车,风行千里献比闾。
移山未要嗤愚叟,捧土真能塞孟诸。
黑齿雕题徵鬼箓,赤文绿字诩天书。
寻常弓矢疑堪用,闻道潮人驱鳄鱼。
千声檐铁百淋铃,雨横风狂暂一停。
正望鸡鸣天下白,又惊鹅击海东青。
沈阴曀曀何多日!残月晖晖尚几星。
斗室苍茫吾独立,万家酣梦几人醒?
弹指楼台现,飞来何处峰?为谁刈藜藋?
遍地出芙蓉。方丈三神地,诸侯百里封。
居然成重镇,高垒矗狼烽。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逼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未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