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南游匡庐山,不知几万丈。

盘回直至香炉峰,五老高高俨相向。

初疑三山屹立东海中,又疑青天削出金芙蓉。

世人踪迹不到处,物色匪与人间同。

天梯石磴无穷极,一片寒凝古苔色。

千岁桃花别样红,四时瑶草非常碧。

就中有径深复深,白云洞口猿哀吟。

一声长啸白日晚,神仙渺漠无由寻。

须臾下来心目爽,便欲移家拟重上。

东风回首尘茫茫,明月满天劳梦想。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南游至庐山的壮丽景象,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庐山的雄伟与神秘。开篇“南游匡庐山,不知几万丈”便以磅礴之势引入主题,随后“盘回直至香炉峰,五老高高俨相向”则通过具体的地理特征,勾勒出庐山的壮观景象。

接着,“初疑三山屹立东海中,又疑青天削出金芙蓉”运用比喻,将庐山比作海中的仙山和天上的金芙蓉,进一步强化了其超凡脱俗的形象。紧接着,“世人踪迹不到处,物色匪与人间同”表达了对庐山独特美景的赞叹,强调了其与世俗世界的不同之处。

“天梯石磴无穷极,一片寒凝古苔色”描绘了攀登庐山的艰难与险峻,以及沿途独特的自然景观。“千岁桃花别样红,四时瑶草非常碧”则展示了四季变换中庐山的美丽景色,桃花的鲜艳与瑶草的翠绿形成鲜明对比。

“就中有径深复深,白云洞口猿哀吟”描绘了一条幽深的小径,以及洞口传来的猿猴哀鸣,增添了诗的意境和神秘感。“一声长啸白日晚,神仙渺漠无由寻”通过长啸声与日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氛围。

最后,“须臾下来心目爽,便欲移家拟重上”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想要定居于此的愿望。“东风回首尘茫茫,明月满天劳梦想”则以东风与明月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庐山的思念与向往,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6)

朱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洸河

洸河水落秋风早,菱叶萧疏菱角老。

河边渔船如缺爪,白头夫妇团圞好。

往来卖鱼兼卖菱,官府近无渔课徵,夕阳醉卧风吹罾。

形式: 古风

题王叔明夏日山居图

黄鹤山人标格清,胸中丘壑何纵横。

兴来捉笔一挥洒,苍崖翠石烟云生。

人家住在山之麓,隐映门墙蔽林木。

横经读罢鼓瑶琴,薰风微动窗前竹。

司业先生最爱山,无缘长得青山看。

时张此图向高壁,髣髴扬子江天宽。

形式: 古风

题王孟端松泉图次饶介之松涛韵

山椒怪石蹲如羝,松崖巉岩不可梯。

苍涛汹涌翻地轴,白日晦冥天为低。

高枝栖鹘巢欲堕,哀鸣何处求其雌。

初疑龙蛇相格斗,鳞鬣无乃多伤夷。

又疑群仙互来往,翠蕤羽节纷祁祁。

影作大阴连巨壑,根盘绝涧滋寒漪。

何人图此心独苦,九龙山人挥洒之。

笔端生意妙莫测,真宰上诉天应悲。

惊风飒若坐间起,毛骨凛凛难禁吹。

林泉逸趣我所嗜,相对不觉心神驰。

世间真假俱一梦,以梦非梦良亦痴。

卧游何必谢公屐,千峰遍阅消移时。

毕韦一去艺中绝,后代未闻工者谁。

山人能事宁止此,布衣上结明主知。

图穷载诵醉渔作,此翁胸次亦已奇。

歌声悲壮意超脱,不似杜老忧时危。

岂期两美偶相合,有声之画无声辞。

百年胜赏不易得,俛仰忽复令人思。

雪泥鸿爪宛然在,风流云往何由追。

后来视今今视昔,挥毫试和松涛诗。

形式: 古风

赋黄楼送李贞伯

维河有源星宿同,导河积石思神功。

浊流汗漫失故道,积石却与澶渊通。

平郊脱辔万马逸,一夜径度徐州洪。

徐州太守苏长公,夜呼禁卒登城墉。

一身未足捍大患,岂无木栅兼竹笼。

戏马台旁二十里,有堤横亘长如虹。

高城不浸三版耳,挽回鱼鳖仍耆童。

防河录成天有工,黄楼高起城之东。

五行有土可制水,底用四壁涂青红。

大守登楼宾客从,举杯酹水临长风。

河伯稽首受约束,不敢更与城争雄。

水流滔滔向东去,纡徐演漾殊从容。

负薪投璧竟何用,汉家浪筑宣房宫。

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有尽恩无穷。

我生慕公公不逢,安得置我兹楼中。

颍滨淮南独何幸,留得两赋摩苍穹。

凤池舍人今李邕,南行别我何匆匆。

登高眺远必能赋,封题须附冥飞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