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三城

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

嗾奸反正善其计,振槁拉枯徒尔勤。

初虽覆杯可扑灭,终焉决海难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因仍扰扰不知了,残金欲灺连鞑人。

武功夙著冲与寔,貂蝉贵欲兜牟成。

孽成孤凤鸟不度,守有可死生无因。

两公气节固相类,又类射虎飞将军。

西和寅仲出儒素,开禧总饷先垂名。

太丘是父有是子,冲楼跨灶前无伦。

话头讲明有定见,不与奸谄相因循。

犬戎日众我日寡,貔貅乍屈还乍信。

贺兰饱鲜方醉醇,啮指不雠南霁云。

恸哭秦庭不肯援,有严玉帐无分兵。

借令空弮可持满,飞镝已尽风中鸣。

三城父兄一时陷,况复骨肉怀亲亲。

有生必死死有所,此死可羞尸素群。

矜韬衒略谩蠢蠢,妒功嫉效徒逡逡。

幸灾之迹弗容掩,不掉之尾何足云。

乡来益昌倡大义,阿源流芳千载荣。

胜天倘可恃人众,公道莫于行路听。

后先忠节贯日星,野史孰愈良史真。

形式: 古风

翻译

这一年遭遇虎牛年,灾难初现,但蜀道依然值得评价。
善于策划,扭转邪恶,但徒劳地试图振兴衰败的事物。
起初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可以轻易解决,但最终像决堤大海般难以平息。
聪明人也可能会被眼前的小事蒙蔽,一旦有了瑕疵,再美的玉石也会失去光泽。
混乱的局面让人不知所措,残留的财富引来外族觊觎。
武功显赫的家族,如冲与寔,尊贵如同貂蝉,渴望进一步提升地位。
恶行导致孤立无援,即使凤凰也无法飞渡,坚守正义却无从下手。
两位君子气节相似,如同射虎的英勇将军。
西和寅仲以儒雅著称,开禧年间他主持军需,名声远扬。
太丘有贤父,其子亦非凡,超越常人的行为无人能及。
他们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面对犬戎侵略,立场坚定。
敌人众多,我方力量削弱,但勇士们时而屈服,时而反击。
贺兰饱食后沉醉于胜利,却忘却了南霁云的牺牲。
面对秦庭的困境,他们痛哭却无法援助,军帐中没有多余的兵力。
即使空弓在手,也无法填满箭矢,敌人的飞箭已在风中呼啸。
三城的父老兄弟一同沦陷,亲人骨肉之痛更甚。
生者必有死亡,但这死亡令人羞耻,与普通死者不同。
炫耀武力和策略只是愚蠢的行为,嫉妒他人功绩只会徒增困扰。
幸灾乐祸的现象不容忽视,尾巴摇摆的尊严何足挂齿。
益昌倡导大义,阿源的美德流传千年。
如果胜利依赖于人多势众,公正之道应体现在日常行动中。
他们的忠诚贯穿天地,野史虽多,但良史才是真实记录。

注释

祸折萌:灾难初现。
荡荡:形容道路宽广。
嗾奸反正:引导邪恶回归正途。
振槁拉枯:振兴衰败的事物。
决海:比喻问题严重难以解决。
貂蝉贵:比喻地位显赫。
孽成孤凤:形容孤立无援的境地。
冲楼跨灶:比喻超凡的行为。
犬戎: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飞镝:飞箭。
三城父兄:指多个城市中的民众。
尸素群:指普通的死者群体。
矜韬衒略:炫耀武力和策略。
阿源流芳:赞美美德流传。
胜天:战胜天命。
行路听: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公正。

鉴赏

这首诗名为《哀三城》,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沉痛哀悼和对忠贞气节的赞扬。诗人以虎牛之年为背景,描述了蜀道动荡不安,但仍有智者谋划正义,试图扭转局势。然而,邪恶势力强大,即使初期看似能被扑灭,最终却难以平息。诗人批评了那些不明是非、一味忙碌的人,以及那些嫉妒功绩、幸灾乐祸之人。

诗中提到的"两公"气节高尚,与射虎飞将军相似,西和寅仲则以儒雅之姿领导抗敌,开禧年间他负责军饷,名声卓著。诗人强调了家族的忠诚,如太丘之子继承父志,不随波逐流。在艰难时局下,人们或坚守或妥协,但诗人认为公道应由人心所向,而非权势决定。

诗人悲叹三城陷落,骨肉离散,指出在生死面前,有些人的死更具价值,而那些夸夸其谈、嫉妒他人者显得卑劣。最后,诗人提及益昌倡导大义,阿源流芳百世,呼吁依靠众人力挽狂澜,推行公正之道。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高度赞扬了忠贞不渝的气节和公正无私的精神。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按曲图

八茧蚕抽独茧丝,舞衣嫌重要纤絺。

君王自按霓裳曲,直到坡前驻马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咄庵

咄地一下,好肉剜疮。更安名字,雪上加霜。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颂示学者

十门纲要掌中施,机会来时自有为。

作者不须排位次,大都首尾是根基。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住东岩

月生一,东岩乍住增愁寂。

红尘世路有多端,米面仓储无颗粒。

崖为伴,泉为匹,飒飒清风来入室。

山王土地暗中忙,云版钟鱼偷泪滴。

世人莫道空守岩,亦有东篱打西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