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罗伯刚文学

羊郎不过西州路,痛哭当年独何故。

甥舅深情江水长,今我思之更愁苦。

葛山老屋依岩树,杖屦往还经几度。

池光凝墨草带垂,正是仙翁读书处。

仙翁骑鹤渺何许,零落残云春景暮。

不消鬓雪添眼花,到今长者传佳句。

麒麟高冢旧松楸,燕子他家好门户。

嗟我重来泪如雨,早时鬓发今垂素。

再拜中郎问家谱,封胡羯末俱清楚。

乃知乔木盘根深,万叶千枝承雨露。

澄清淮海藉英雄,亢宗事业宁无补。

夜读群书霜月明,秋悬双剑蛟龙舞。

振耀家声文且武,绵绵葛藟江之浒。

印山祠堂今谁主,仙翁配食神灵聚。

岂无他人我同祖,苍崖勒碑照千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郭钰为罗伯刚所作的文学献诗,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和家族历史的感慨。首句“羊郎不过西州路”可能暗指罗伯刚的居所或其家族的源流,诗人感叹其远离故乡,引发追忆之情。接着,“甥舅深情江水长”强调了家族间的深厚情感,诗人自己对此深感哀愁。

“葛山老屋依岩树”描绘了家族故居的景象,诗人曾多次往返,见证了岁月变迁。“池光凝墨草带垂,正是仙翁读书处”则寓言了先人勤奋好学的精神,令人敬仰。后半部分,诗人追忆仙翁(可能指家族中的长辈)的仙逝,以及家族的兴衰变迁,感叹时光荏苒。

“麒麟高冢旧松楸”象征着家族的荣耀与历史,而“燕子他家好门户”则暗示了家族的迁移和变迁。诗人再次表达对家族的深情,以及自己重访时的悲痛。“振耀家声文且武”赞美家族的文武传统,而“绵绵葛藟江之浒”则以藤蔓比喻家族繁衍,延续不断。

最后,诗人询问家族谱系,确认家族根基深厚,并寄希望于后辈能继承先人的功业。结尾提到祠堂祭祀和家族精神的传承,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家族荣誉的深深珍视和对罗伯刚文学成就的认可。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的深情回顾和对未来的期盼。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寄罗惟巽

四年不见罗文学,绿鬓朱颜宛如昨。

酒杯春满听啼莺,琴响夜寒弹别鹤。

鹤飞冥冥溯寥廓,仙人遣送长生药。

丹砂九转飞灵光,玉虹白日穿林壑。

岂无踪迹到城郭,词林近日传新作。

待月光分荷露圆,扫云晴带松花落。

高怀自是贮冰清,而我胡为困尘浊。

愁心千尺游丝悬,俯仰交情谁厚薄。

白发为儒世所轻,临池学书意萧索。

闻君近有山中约,狡兔何时当就缚。

形式: 古风

题邓家妇王氏诗卷

青原之北书台东,高官厚禄多才雄。

一死独称邓家妇,立身岂在文章工。

黑风吹沙舞魑魅,剑花凝碧血流地。

红颜薄命谁不怜,高风能使男儿愧。

邓侯莫伤鸾镜空,厚夜招魂归故宫。

结发深恩不相负,今日始见修齐功。

茫茫世事东流水,邓侯容发今何似。

黉宫有井井有人,重到读书须向此。

形式: 古风

和酬欧阳伯庸

往年读书竹深处,君家叔父相宾主。

一门群从君最奇,赋诗已有惊人句。

秋高沆瀣泻金茎,日迥瑶台森玉树。

边烽飞度吴江浦,燕归尽失旧门户。

十五年间百忧集,相逢不敢诉艰苦。

昨者见君俱老苍,形容虽变气如故。

青眼惟逢旧客开,素衣不受缁尘污。

松下长琴按新谱,流水高山必自语。

听者不知复不顾,始见高人有真趣。

乃仍食贫忍羁旅,俯仰词林谁比数。

射工伺影江波暮,长日闭门傲寒暑。

云松千尺冥冥风,野桃三月潇潇雨。

形式: 古风

题龙湖小影图赠刘文周

龙湖春水浮翠烟,柳丝千尺繫渔船。

渔歌唱得归来篇,龙湖秋月浸寒玉。

桂花香压樽中绿,琴声弹作高山曲。

斯人何似似飞仙,是谁妙手分清妍。

人间今日画图传,薛荔分阴网茆屋。

露泻空青沐松菊,白鹤归来晨自沐。

苍龙玩珠湖水寒,虹光飞逗霜毫端。

赋诗写遍青琅玕,世上功名舞豪杰。

白发青衫腰屡折,谁肯山中采薇蕨。

君心直与古人期,朱颜绿鬓人莫窥。

如何画史能相知,彭郎意匠自奇绝。

使我一见神飞越,小山招隐歌三叠。

我家更在深山深,彭郎何日能相寻。

画我高秋桂树林,桂林近接龙湖上。

与君杖屦共往还,何须更看青松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