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八)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君王得一天下治,衲僧得一眼横鼻直。

皇恩佛恩,一时报毕。

形式: 偈颂

翻译

天空因为得到一种单一的状态而变得清澈,大地因为统一而达到安宁。
君主如果能获得一种统一的理念来治理国家,和尚则通过禅定看到事物的本真(横鼻直指心性)。
无论是皇上的恩典还是佛的慈悲,都应即时回报。

注释

清:清澈,形容天空无杂念或杂质。
宁:安宁,平静。
天下治:国家治理得好,天下太平。
衲僧:佛教中的僧人,常穿衲衣。
眼横鼻直:禅定中的视觉体验,象征洞察事物本质。
皇恩:皇帝的恩赐。
佛恩:佛教中的慈悲和恩典。
一时:立刻,马上。
报毕:回报完毕,感恩结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师观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通过自然界的天地来比喻,说明万物皆源于统一和谐,天因单一而清明,地因单一而安宁。接着,诗人将这种道理引申到人间,"君王得一天下治",暗示君主若能秉持公正,天下就能安定;"衲僧得一眼横鼻直",则以禅修者的开悟状态象征内心的清净和直指本心的智慧。

"皇恩佛恩,一时报毕",表达的是对皇恩和佛法恩泽的感激之情,认为应当在适当的时候报答这些恩惠。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教于禅,既有对自然法则的领悟,也包含了对社会伦理的倡导,体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儒家的治国思想。

收录诗词(151)

释师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失题

塘上蒲欲齐,汀洲杜将歇。

春心既易荡,春流岂难越。

桂棹及晚风,菱花映初月。

芳香若可赠,为君步罗袜。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七)

我有一转语,历劫常如此。

迥绝无人处,聚头相共举。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六)

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了了了了了,面南看北斗。

形式: 偈颂

偈颂七十六首(其十五)

五日上堂,朝朝入室。三八念诵,丛林规式。

美食不中饱人吃。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