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元昭的《楼卧寄滨上人》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肥遁偏宜林壑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向往,"肥遁"暗指退隐生活,"林壑幽"则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与深邃。次句“梦魂常在阆风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精神上的超脱,将自己比作遨游仙境的仙人。
接下来,“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两句通过描绘清晨的星光和秋日落叶,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白生窗里星河晓"写出了晨曦微露,星辰犹在的景象,"红落阶前木叶秋"则寓言岁月更迭,时光流转。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描述了诗人与家人的简单生活,自己专注于草药烹饪,儿时悠闲地品茗,流露出一种淡泊自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以浮云为喻,表达对滨上人(可能是一位僧侣或友人)的敬仰,说即使世俗的浮云也无法遮蔽他们的清净之心,他们终日相伴于石楼之中,共享这份宁静与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