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卧寄滨上人

肥遁偏宜林壑幽,梦魂常在阆风游。

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

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元昭的《楼卧寄滨上人》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肥遁偏宜林壑幽”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向往,"肥遁"暗指退隐生活,"林壑幽"则渲染了环境的清静与深邃。次句“梦魂常在阆风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精神上的超脱,将自己比作遨游仙境的仙人。

接下来,“白生窗里星河晓,红落阶前木叶秋”两句通过描绘清晨的星光和秋日落叶,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白生窗里星河晓"写出了晨曦微露,星辰犹在的景象,"红落阶前木叶秋"则寓言岁月更迭,时光流转。

“仆懒祇堪操药灶,儿闲时得荐茶瓯”描述了诗人与家人的简单生活,自己专注于草药烹饪,儿时悠闲地品茗,流露出一种淡泊自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浮云不薄清虚客,终日相从卧石楼”以浮云为喻,表达对滨上人(可能是一位僧侣或友人)的敬仰,说即使世俗的浮云也无法遮蔽他们的清净之心,他们终日相伴于石楼之中,共享这份宁静与超然。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7)

李元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淮阴祠二首(其一)

剑锷模糊洗血痕,颓垣如见旧精魂。

谁知廖廓无双士,犹自徘徊一饭恩。

咳唾河山归赤帝,解推衣食误王孙。

吁嗟此意空千古,淮水凄凉白日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淮阴祠二首(其二)

天心草草用英雄,把钓应难比梦熊。

宰肉有谋偏蹑足,分羹可忍况藏弓。

谋臣无计留高鸟,猛士空劳咏《大风》。

蒯彻徉狂栾布少,何人哭向未央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过管夷吾三归台

微管勋名贲草莱,齐原东望起高台。

当时直向前车死,此地应须左衽来。

九合既能扶日毂,三归何碍倚云堆。

有人衰草长堤下,几度西风感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步虚词天妃宫作

春入仙宫放碧桃,月华一点映初潮。

夜中斗柄方移转,云外仙童弄玉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