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赤公五首(其五)

而师亦是岭南人,共棹曹溪意自亲。

罪过弥天予作俑,饥寒到死汝为邻。

生成枯骨非关病,剩有空瓢不道贫。

何日玉门通一线,愿随高步抖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赠赤公五首(其五)》。诗中以赤公为对象,表达了对赤公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境遇的深切同情。

首句“而师亦是岭南人”,点出赤公与诗人的共同背景——同为岭南人,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接着,“共棹曹溪意自亲”一句,通过共同经历或追求的事物(此处指曹溪,可能象征某种精神或理想),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罪过弥天予作俑,饥寒到死汝为邻”两句,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赤公生活困苦、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这里“作俑”一词,原意为制造俑人,引申为引发或导致某种不幸之事,诗人自责未能帮助赤公免于苦难,同时也暗示了赤公生活的艰难。

“生成枯骨非关病,剩有空瓢不道贫”两句,诗人转而从更深层次探讨生命的意义和贫困的本质。他认为,生命的终结并非因疾病所致,而是自然规律;即使在贫困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充实与满足,不以物质贫乏为贫。

最后,“何日玉门通一线,愿随高步抖边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赤公的深切关怀。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改善赤公的生活状况,愿意跟随赤公的脚步,共同面对边疆的风尘,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赤公命运的关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与赤公的对话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困境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文玄参方因请藏回

江北江南是旧游,狰狞如虎静如秋。

去携只杖同黄鹄,归拥三车尽白牛。

五位诸方俱已厌,千家一钵更何忧。

从今收拾西来意,屋里青山好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寄大翁

几年何日不相见,相见应知各有诗。

公到苦吟予独赏,余当狂叫汝深悲。

寻常只道穷边事,隔别应生静夜思。

始觉寒冰良匪偶,千秋万古有人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寄昭公

莫怪崎岖出塞行,犹将贝叶伴馀生。

茆堂独喜留山野,枫陛能无忆老成。

浮世谩论千古重,苍生甚切一身轻。

关门不日牵雏去,会见联翩彩袖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乾公

挈杖寻君君未归,君归余又掩山扉。

身閒未许长看剑,露冷何须短后衣。

叹息三良身莫赎,经营半亩事仍非。

低头且就衡门下,静卧西风待晓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