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吴镇的《野竹》描绘了一种自然而又坚韧的竹子形象。"野竹绝可爱"开篇即赞美其可爱之处,接着"枝叶扶疏有真态"进一步描绘竹子的生动姿态,枝叶繁茂而疏朗,富有生机。"生平素守远荆榛"暗喻竹子不畏艰难,坚守自我,即使在荒僻之地也能自立。"走壁悬厓穿石罅"则展现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险峻环境中生长。
"虚心抱节山之阿"中的"虚心"象征着竹子的谦逊和高洁,"抱节"则寓意其坚贞不屈,"山之阿"则将其置于自然景色中,更显其孤傲之姿。"清风白月聊婆娑"通过清风明月的环境烘托出竹子在宁静夜晚的优雅舞动。
最后两句"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以想象的手法,设想即使竹梢高达千尺,依然能在风烟迷蒙的渭川淇澳之地展现出坚韧的风骨,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扬了野竹的品格与生命力,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坚韧精神的崇尚。